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吉林榆树市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解决老大难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2日 15时0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11月2日电(记者 张建)胡坤是全国产粮状元县——吉林省榆树市育民乡爱民村的村民。今年以来,年过花甲的他在村上多了一份新工作——专职积肥员。

    今年,爱民村作为榆树市农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沤肥、统一还田”农村环境绿色治理模式试点村屯,胡坤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为村里积肥员的。在征求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乡党委指导爱民村出台了《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随后,该乡分3个步骤开展了此项工作:

    第一步,为每个自然屯科学选址2个堆肥场,农户房前屋后的垃圾包括养殖大户的畜禽粪便由各户自己收集运送,公共区域的垃圾由专职积肥员进行收集运送。养猪户的粪便借助沼气设施就地进行生态转化,人尿定期专业稀释浇到粪堆集中掩埋。

    第二步,各村党支部副书记负责全村的积肥管理工作,对环境清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对农户运送来的垃圾,由专职积肥员分类管理、集中沤肥。

    第三步,不可降解的垃圾另行堆放,集中掩埋。市环保局和农业局对积肥员进行培训,工资报酬纳入一事一议解决,具体数额按积肥数量计算。

    爱民村党支部书记胡全说:“再过几天,今年发酵好的粪肥开始转运还田,根据粪肥的产生量来规划地块,提前做好规划地块的秋季整地工作,然后,由村组干部组织农户把粪肥送到指定地块。”

    育民乡党委书记闫伟表示,如今,像爱民村一样,全乡通过对广大村民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和管护措施的不断完善,全乡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闫伟表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把每年一次的集中环境整治工作,分解到每一天、每一户,不仅清洁了365天,全乡每年还能节省集中整治费用30余万元。“预计利用3年时间,育民乡耕地施用农肥基本达到全部覆盖一次。”

    “过去农户不往地里送粪,现在通过村里组织把垃圾变成优质肥料,这符合农民的利益需求,自然而然地也就得到农民的认同,农村环境整治老大难问题也就解决了。”胡全说。

 
 
 相关链接
· 吉林榆树粮食生产获空前大丰收
· 吉林榆树举办大型洽谈会打造企业农民工对接平台
· 吉林榆树:严把农资质量助农备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