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第5次远距离导引段变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2日 19时53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李宣良 谢波)北京时间2日17时05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飞行第24圈时成功实施第5次远距离导引段变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对飞船运行轨道进行了精确组合修正,使其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30公里的近圆轨道,与天宫一号处在相同轨道面的交会对接点上。

    神舟八号自11月1日发射入轨以来,分别在第5圈、13圈、16圈、19圈实施了4次变轨控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介绍说,远距离导引段变轨控制,是实施交会对接任务的关键步骤之一。由于变轨控制频繁、时间间隔短,空间环境复杂等因素,对短弧段定轨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采用高精度动力学模型和多种数据源融合的短弧段定轨方法,有效提高了测定轨精度。

专家详解交会对接为何对神八实施5次变轨

    新华社甘肃酒泉11月2日电(记者田兆运、李宣良)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在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前,先后经历了5次变轨,调整到处于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

    这一测控方案究竟是如何设计、又是怎样实施的呢?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上升段主任设计师卢立常对此给出了具体答案。

    卢立常解释说,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的窗口时间是根据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运行轨道参数来决定的。在神舟八号发射之前,地面飞控中心先要对天宫一号实施调相控制,使它进入距地面343公里的圆轨道等待神八飞船。飞船发射前一天,通过地面飞控中心的控制,使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姿态调整为尾部发动机朝前,对接机构朝后,迎接从后面追上来的神八飞船。

    卢立常介绍,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之所以要实施远距离导引,其目的就是为了以合理的位置和速度来与天宫一号实施交会对接。在这一导引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让神八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处于相同的轨道面,达到同心共圆的目的,然后才能使其以相对合理的速度保证交会对接的正常进行。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调整到合理的位置后,在实施交会对接时,一定要保证使其处于一个相对可测控时间较长的弧段来进行。”卢立常说,“正是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和要求,我们设计了对神八飞船5次变轨的方案。第一次变轨是第5圈的远地点变轨以抬升近地点高度,之后是第13圈调整轨道倾角,第16圈近地点变轨抬高远地点,第19圈变轨是为进一步圆化轨道,第24圈变轨是将前几次的误差进行一次综合修正。通过这5次轨道控制,最终使飞船满足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的各项要求。至此,就完成了地面导引阶段,最后在智利圣地亚哥站上空切换到神八的自主导引阶段。”

 
 
 相关链接
· 6大关节点考验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八号 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有望实现
· 8位总设计师解读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亮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