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才通”为两岸合作构建“智能高地” 促进交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5日 17时11分   来源:新华社

大陆扩大开放台湾居民报考专业资格
“人才通”为两岸合作构建“智能高地” 

    新华社福州/台北11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键兴 王敏 李凯) 2011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5日至6日举行,设在福州的考场上首次出现了台湾同胞的身影。近年来,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开放专业资格考试领域不断扩大,在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凸显出特殊的意义——实现两岸人才更好地对接,构建起两岸共享的“智能高地”,是两岸谋求双赢、携手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趋势。

    为适应近年两岸经贸交流不断发展的形势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年6月作出《台湾居民参加2011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安排》的通知。这一消息在第三届海峡论坛上宣布后,随即受到台湾业界的欢迎和好评。台湾《经济日报》在报道中评价说,这是两岸专利领域交流合作的“大突破”,是大陆方面“再释利多”,“对台湾专利业界帮助颇大”。

    据统计,今年有189名台湾同胞参加这项考试。根据有关规定,他们通过考试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后,在大陆已批准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中实习满1年就可申领《专利代理人执业证》。

    台胞许先生对记者说,能够参加这项考试,对他来说意味着很大的机会,“如果可以,我愿意来大陆从事专利代理人的工作”。

    郑先生在台湾从事知识产权相关教学工作,他参加考试的目的是希望将亲历的经验转换成指导学生未来考取这一专业资格的“教材”。

    61岁的蔡坤财是此次年龄最大的台湾考生,目前担任台湾专利师公会理事长。他说,近年来,两岸互动频繁,台湾在大陆的专利年申请量在2万件左右,而台湾的科技企业有三分之二都在大陆设点,因此参加这项考试对台湾业界很重要,对两岸经济合作也大有好处。

    此项考试对台湾居民开放,也受到两岸科技企业界的高度评价。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副总裁林学杰认为,此举有利于大陆企业引进台湾相关专业人才。

    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副秘书长罗怀家认为,台湾专业人才参加这项考试以及未来取得执业证,将大大方便台湾专利在大陆的申请登记,也有利于将大陆科研成果引进台湾,还为台湾专业人才自身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推进两岸知识产权人才交流,加强两岸知识产权领域合作,更将有助两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回顾过去几年,大陆方面在两岸人才互动议题上积极推出新举措,领域空前扩大,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发展事业、为两岸推进交流合作提供了越来越优越的人力资源环境。

    2006年,大陆方面宣布:台湾同胞可在大陆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注册、执业或从事临床研究等活动。次年,250多名非大陆学历的台湾考生参加了大陆的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有186人通过了考试。2008年,卫生部决定,符合条件的台湾地区永久居民如果申请大陆医师资格,通过认定方式核发《医师资格证书》。

    2008年,大陆方面宣布允许符合条件的台湾居民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当年及其后的2年,总计有1583名台湾居民报名参加司法考试,其中140人成绩合格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2009年5月举行的首届海峡论坛上,大陆方面宣布进一步向台湾居民开放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项目,新增统计、审计、价格鉴证师、社会工作者、国际商务、土地登记代理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企业法律顾问、注册安全工程师、勘察设计领域的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土木工程师等10类共11个项目。

    “三通”得以实现释放了两岸交流合作的巨大“生产力”,“人才通”的效应也不可低估。进一步实现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的正常化,两岸有关专家多有期待。

    台湾104人力银行董事长杨基宽认为,大陆与台湾的人才应当实现在两岸“自由流通”,两岸人力资源企业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为两岸求职者和供职企业架设桥梁。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李非则提出,两岸人才交流应继续“松绑”,要大力推进两岸人才中介平台和人才信息库的建设,拓展两岸人才交流业务渠道,促进两岸人才的大合作和大交流。

 
 
 相关链接
·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开考 首次面向台湾居民
· 台湾居民在福州首次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