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5日电(段忆涓、李福义)内蒙古河套灌区在总干渠、干渠和分干渠均建成了水位闸位采集系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查询和分析,有史以来首次实现了全灌区联合、实时、精确检测与调度。
过去由人工进行水情信息采集和水量调度,用水指标分配到农民用水者协会,需要20多天时间。现在,河套灌区水调中心的工作人员利用自主研发的水量调度自动化应用系统,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随时了解各灌域甚至灌溉管理所监测的水情信息。
目前,河套灌区已建成覆盖各灌域的通讯系统和电子办公应用系统,水情信息采集系统覆盖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约50公里的范围,可全天候采集显示各干渠、分干渠枢纽闸水位、渠道水位、流量以及机电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并实现了远程自动化控制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