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蒙古四子王旗11月16日电(王经国、李超军)搜救卫星信号捕捉目标、搜索飞机搜寻信号、直升机搜索目标、地面搜索并行展开形成合力……着陆场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吕斌涛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着陆场系统目前已建成空天地一体化联合搜索回收体系,确保对神八返回舱的准确及时回收。
吕斌涛说,这一体系主要是根据跟踪测量掌握飞船特征,组织天基、空基、地基搜救力量进行联合搜索寻找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天空,天基系统综合利用国际海事卫星搜救组织的卫星对返回舱的示位标信号进行接收。同时将这个实时加载了返回舱位置数据的信号传给北京飞控中心,再将位置坐标数据实时通报到空基的搜索指挥机上。如果发现返回舱返回轨道有偏差,由搜索指挥机指挥所属直升机进行搜索空域调整。
在高空,运八搜索飞机携带测向定位仪,对冲出黑障后的返回舱进行信标信号接收,并将数据传输到北京飞控中心。
在低空,同样携带了测向定位系统的搜索直升机,对返回舱信号进行测向,确定其坐标,并根据机载软件系统计算出船机间的距离,引导搜索直升机和地面搜索分队赶赴返回舱着陆点。
在地面,配备了测向引导仪的地面搜索车队,根据指挥机传来的引导数据及自身接收的信号,规划路径展开地面搜索回收。
“这样做可以满足工程对回收时间的要求,在技术方法上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的联合搜索回收体系。”吕斌涛说,载人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飞船返回阶段同样充满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实施回收过程中不能简单依靠一种技术手段,必须要有多种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相互补充,形成全方位的信息保障。
“在北京飞控中心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按照相关既定流程,利用完备的测向定位、态势系统、通信系统和直升机的保障系统,就可以真正做到舱落机到。”吕斌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