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1月23日电(记者王衡)蔬菜收获后常常在田间地头、沟渠道路留下大量尾菜,成为当前农村的一大污染源。为此,甘肃省人民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尾菜处理利用工作的意见》,决定今后每年由省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各市州也按照一定比例投入资金,用于治理尾菜污染。
据了解,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对分散农户田间堆肥、沤肥所需防渗材料、腐解菌剂、包覆材料,采取定额补助的方式集中采购,免费发放;二是对蔬菜集散市场、仓储及购销加工企业尾菜处理利用设施建设,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实行以奖代补;三是对尾菜综合利用技术的升级,资源化利用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给予资金扶持。
甘肃是我国“西菜东调”、“北菜南运”和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生产区域。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大量残次蔬菜和蔬菜加工处理时产生的叶、根、茎和果实成为尾菜,腐烂变质后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切实推进这项工作,甘肃将建立由农业部门牵头,环保、工商、科技、财政、宣传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并采取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加快推进田间处理利用、强化处理利用科技支撑等措施。目标是通过三至五年努力,使蔬菜主产区尾菜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尾菜造成的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