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江苏因地制宜 "动真格"促进中小学师资均衡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25日 16时0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1月25日电(记者凌军辉)教师流动、集团办学、遏制“条子”、改制校归公……江苏自2010年5月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来,因地制宜,“动真格”促进中小学师资均衡发展,部分地区择校率下降到10%以下,基本杜绝“条子生”,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是地方党政领导认识到位、制度配套到位、政策执行到位。”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说,一年多来,首批13个示范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模式促进中小学师资均衡发展。值得肯定的是,一些区县对教育均衡“动真格”,大规模流动教师,主要领导带头杜绝“条子”,校际师资差异、教育公平度大大提升。如江苏如皋市今年流动教师比例达38%,群众反映很好。

    一些市县通过“集团化”办学,以名校优校带动弱校新校,探索教师流动、捆绑式考核、教科研一体化等机制,促进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大幅提升。淮安市教育局局长朱亚文告诉记者,集团化办学社会效益高、经济成本低,有助于迅速扩张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教育均衡。目前,全市组建基础教育办学集团86个,带动近200所薄弱中小学快速提升办学水平。红窑试验学校、金湖娃艺术小学等10多所新建学校通过移植、合成母体学校办学模式,已经发展成为新的优质学校;清河中学、马坝中学等9所高中在加入教育集团后,先后创建成为省三星级以上高中。

    朱亚文说,在推动集团化办学的同时,针对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实施“一体化建设”模式,高标准规划学校布局、配备教育设备,促进区域内中小学硬件、软件和管理水平大体相当。今年,全市流动教师1600余名,热点高中50%的招生指标分配到施教区的初中,目前城区择校生比例下降到10%左右。

    盐城市今年把31所改制学校收归公办,一年就免除择校费2.55亿元,极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盐城市教育局局长常逢生介绍,全市在调研基础上科学合理划分施教区,保障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能相对就近入学。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严禁向教育部门、学校递条子、打招呼要求择校。连续两年,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一个“条子生”,没有一个“缴费择校生”。 

 
 
 相关链接
· 邮政局开展中级快递职业技能鉴定师资骨干培训
· 农业部举办的第八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结业
· 中级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师资骨干培训班举办
· 文化部发文规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师资管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