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东北地区水稻产量创新高 稻米企业亏损却在加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01日 19时2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沈阳12月1日电(记者 王猛、管建涛、杨成军)近日记者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进行秋粮收购调研时了解到,尽管今年东北水稻总产量超过34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但受到米质下降及南方市场暂时性饱和等因素影响,东北水稻价格持续走低,稻米加工企业普遍亏损。

    作为辽宁省水稻生产大县,今年大石桥市水稻种植达到50万亩,总产量超过7亿斤,其中6亿斤是商品粮。尽管国家要求按水稻等级进行收购,但稻米加工企业多以出米率收作为标准。“去年水稻产量低,但出米率好,可以超过70%;今年产量高,但出米率却只有65%。”辽宁省大石桥市粮食局副局长梅庆伟说,春季插秧时低温冷害,积温不足是主要原因。

    据悉,大石桥市现具有资质的粮食收购企业90余家,粮食加工企业80家,年加工能力110多万吨。

    记者近日在辽宁营口金德田园米业有限公司厂区看到,尽管已进入稻米收购旺季,但并未出现往年大型运输车排队卖粮的场景,零星有几辆小型农用车进场,不到半小时即可完成检验、交易全过程。公司销售经理宋国全告诉记者:“水稻价格开秤就高,即便没涨也已经高于去年最高价,加上加工、人工等费用,公司加工每斤大米的成本价已经接近2.2元,而销售价目前还不到2.2元,公司是在亏损中运行。”

    据悉,金德米业日加工能力200多吨,但目前库存只有1000吨。“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春节了,尽管成本上涨,但为了保住市场还不得不加班加点。”宋国全说,“公司加工大米白天一度电1.2元,晚上一度电只有0.5元左右,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只好夜间开工。”

    与2010年东北水稻市场一片红火相比,今年市场上悲观情绪浓重,各方普遍持谨慎观望态度。

    大石桥市石佛镇前房村农民董春波今年种了8亩水稻,亩产达到1350斤,水稻市场价格的高开低走也让他有些犯愁。“去年价高,本想着今年也能多涨些再卖,但现在的价格一直不涨,气温还比较高,打算最近几天就卖了。”董春波说。

    在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许多稻米加工企业同样运行艰难。借贷成本高企,造成收购资金受阻。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基本没有水稻库存。业内普遍认为水稻价格仍呈现下降趋势。

    吉林省松原市二马泡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加工水稻能力在5万吨左右。截至目前,去年库存还有近3000吨。公司总经理宋相池说:“东北新米进入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南方市场在集中进货后会出现暂时性饱和。米厂不走货,加工量下降,收储量随之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米价上扬。今年10月中下旬,松原市水稻最高价达到每斤1.65元,但一段时间后就下降到1.55元,同南方市场疲软有很大关系。”

    作为我国重要粳稻主产区,东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粳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6%、产量达到50%以上。2011年,我国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7408万亩和3427万吨,较去年分别增加11.47%和15.67%。

 
 
 相关链接
· 江苏省水稻收获、小麦播种工作均已进入扫尾阶段
· 上海:水稻单产再创历史新高 稻谷平均收购价上升
· 中科院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破解水稻秸秆还田难题
· 浙江省将水稻列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产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