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中国制造首件产品交付启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04日 16时3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12月4日电(记者蔡敏、詹婷婷)记者4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等离子体所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国制造任务的首件产品“ITER环向场(TF)超导导体”近日已正式交付启运。

    据介绍,全长780米的ITER-TF导体是我国ITER采购包的首件正式产品,将用于ITER装置的建造,也是我国领先于ITER计划所有参与方完成的首件产品,这意味着我国在ITER采购包中进度第一。

    专家认为,这为开发完善核聚变相关技术,为我国今后建立自己的聚变堆奠定了基础。ITER总干事本岛修对此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是迈向ITER成功的一大步,它将加快实现ITER建成的最终目标。他认为“中国已处于引领地位”。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所长李建刚介绍说,我国的ITER导体生产实现了100%国产化,这在ITER七方中只有我国、日本能达到。更重要的,在承担ITER导体任务的六方中,我国是唯一一个做到所有试验样品全部一次性通过严格苛刻的国际验证的国家,且产品性能优异,处于六方的前列。我国相关企业界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说,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制造的我国首件ITER产品交付并运往国外意义重大。我国已为ITER投入了大量支持,今后将继续支持有关的国内研发和生产制造技术工作。

    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ITER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我国是参与这个计划的七方成员之一,承担了ITER装置近10%的采购包。

 
 
 相关链接
· 李干杰在东京出席第四次中日韩核安全监管高官会
· 秦山核电站建成投产以来已实现安全稳定运行20年
· 外交部就《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答问
·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加强对话尽早重启朝核六方会谈
· 中广核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完成第1次换料大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