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新华社、商务部评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十大新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08日 16时55分   来源:新华社

 

    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2010年1月10日,海关总署宣布,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2009年中国进出口额仍比肩增长,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入世以来,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近5倍、进口增长4.7倍。入世后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有力支撑了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共赢”。这是浙江义乌经营户余婕(右)在向一位南美洲客商介绍一种新款毛绒玩具(2011年7月17日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国和对欧盟出口玩具大国,2010年约占全球玩具贸易额的70%。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二、中国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核心成员

    2008年7月,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率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参加多哈回合的各种形式谈判。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首次参与核心层谈判,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核心成员之一。当年11月,中国领导人首次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和经济峰会。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显现。这是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 摄

    三、放开外贸经营权助推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2004年7月1日起,我国提前半年履行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承诺,以登记备案制取代实行了50年的外贸权审批制。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极大激发了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为我国外贸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新华社记者 周咏缗 编制

    四、履行关税和非关税承诺企业国民受益

    2005年1月1日,按照入世承诺,我国全面取消了不符合世贸规则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这标志着中国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与此同时,中国按照入世承诺,不断降低关税总水平,从1986年申请“复关”时的43.2%,逐步下降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再到2011年的9.8%。中国全部关税税率约束在现行水平,不再升高,与发达国家相仿。中国按照承诺降低关税总水平,取消非关税措施,极大改善了对外贸易环境,有利于居民和企业降低生产生活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新华社记者 肖潇 编制

    五、建立符合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2004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7月1日起施行。这部对外贸易领域中的基本法律的修订,是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全面清理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标志。10年来,中央政府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逐步建立起符合世贸规则的贸易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这是2004年4月2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重庵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作关于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的审议结果的报告。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人民币破冰前行走向世界
· 王超出席"纪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会议"并致辞
· 陈德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世界分享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