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2月9日电(记者 刘宝森)山东省环保部门提出,将在今后的大气环境治理中引入具象性指标,让“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成为评价标准。
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这一信息。他说,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当前环保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专业术语不同,“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更易被理解和作为判断依据,普通群众都能成为大气环境的监督员。在确定这一具象指标的同时,山东尝试将气象学上的“能见度”作为对应“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的技术参考指标。如观测经验表明,在山东省会济南能见度超过10公里,即可达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描述性指标。
“10公里是此前研究济南大气得出的经验数据。”张波说,研究表明,能见度与PM2.5、PM10、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系。目前,省环保厅正组织专业团队研究能见度与以上这些因素的关系,其中哪些是气象原因,哪些是由于污染造成的,各占多大比例。
张波解释说,“能见度”实际是气象学指标,但因环保领域很难找出一个指标直接对应“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只能“借用”这一指标作为技术参考依据。
同时,从明年起,山东17市144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将全部配备监测设备,全面开展PM2.5监测试点,并将所得数据作为分析大气污染的重要支撑。按照规划,山东“十二五”期间大气治理将初见成效,到2015年全省17城市能见度年均值比2010年改善20%以上。
据了解,“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是这个省继2010年将“恢复鱼类生长”作为水环境描述性指标后,在大气领域再次提出类似的指导性目标。截至2010年底,山东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生态发生根本转变,已实现“条条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