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周年)十年人数增五倍:我国出境游客推动世界消费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钱春弦)“尽管去年入境旅游花费和出境旅游花费相比,花出去的钱比挣到的钱多了几十亿美元,但国家还是鼓励公民出境旅游。”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持续不变的两位数增长
目前,我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有140个,其中110个国家和地区已正式实施开放。
“我们预计2011年国内旅游会超过25亿人次,出境旅游会超过6500万人次,我们的旅游总收入将达到历史最高记录,就是两万亿元。”戴斌说,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一年中,全球商旅市场已达到1万亿美元。在我国,按目前每年平均11.8%的增幅,201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商旅市场。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国家普通消费者出行意愿低迷,全球旅游消费停滞不前,我国游客在经济稳定等因素推动下强劲增长。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为57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4%。出境旅游消费4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创历史新高。
“受人民币汇率稳步提升等利好因素影响,2011年中国出境旅游增速将达13%,出境旅游花费有望创550亿美元新高。”戴斌说。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入世之初,当我国出境旅游出现“井喷”时,部分学者对外汇流失表示担心。2009年,我国出境旅游消费达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6%。旅游服务贸易在2009年出现自1982年以来首次逆差,逆差规模超过20亿美元。
“富家”推动下的“富路”
俗语说“穷家富路”。随着普通人过上小康生活,“家”和“路”都“富”了。这使我国游客成为世界各大旅游景区和购物中心争夺的主顾。我国已占世界奢侈品行业12%的销售额,其中10%是我国游客在境外的购物支出。在欧洲各大购物商店,店主们“你是不是日本人”的询问也渐渐被“你是不是中国人”所取代。
在国务院提出将把旅游业加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越来越强化的国民休闲福利意识推动下,国家坚持支持公民出境旅游政策不变,为世界各国产业界吃了一颗“定心丸”。
“2010年开始中国旅游贸易出现逆差,但我们继续保持对出国旅游的支持政策。”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在国内旅游企业也需要“抱团取暖”情况下,鼓励公民“出国花钱”的政策不变。一是要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二是在我国应对危机措施比较得力情况下,经济稳定、收入增长、假日增加,使出境旅游具有广泛的群众民意基础,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国民休闲理念的体现。
戴斌说:“从老百姓角度来看,大家对外面的世界有期待和好奇,希望我国出境游的发展能够像到外婆家走亲戚那样,营造一个好的旅游氛围,让更多的国民参与,有更高品质的分享。”
十年进入“一国时代”
“欧陆铁道游击队”是以前欧洲旅游火爆时对中国游客的有趣形容。那时,中国游客为走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地区,10天假期内几乎有一半时间用于在路上奔跑。
短短13年,中国已牢牢占据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中国也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客源市场,我国旅游界走过了旅游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走过的路,出境游需求喜好加快正从大团游向自由行转变。“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旅游品质,并愿意为其支付合理的费用。同时高端需求突显,高端与定制化旅游产品需求增大。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携程6月份在推出报价66万元的‘环游世界66天’旅游团,10个名额30秒售罄。”携程旅行网副总裁郭东杰对记者说。
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最根本的就是消费方式出现散客化、自助化、网络化三大趋势。随着市场发展,我国公民出境游正在从走马观花式的大团游向自由行和深度游转变,休闲度假需求进入主流。凯撒旅游总裁陈小兵对记者说,2012年龙年春节出境旅游,目前已全线火爆,而10年前炙手可热的“欧洲11国15日游”等走马观花式的常规旅游线路近年来已饱受冷遇,“精品一国”游颇受青睐。“我国出境游,13年间迅速步入‘一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