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葛洲坝船闸在运行30年后年货运量首破亿吨大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12日 21时43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宜昌12月12日电(记者 冯国栋)12月12日上午10时许,“长航集运”号等满载的货船驶进彩旗飘舞的葛洲坝二号船闸。此举标志“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船闸在运行30年后年货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

    据了解,今年是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葛洲坝年货运量首破亿吨大关,对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葛洲坝二号船闸集控室操作员刘贤华说:“1981年,葛洲坝通航之初,年货运量不足400万吨。首航的货轮‘长江号’和客轮‘东方红号’是当时的顶级代表船,如今因运输能力受限已被淘汰。30年来,长江航运变化真大。”

    数据显示,自1981年6月通航以来,葛洲坝船闸年货运量一路攀升,从1982年的约347万吨到目前的1亿吨,增长高达28倍。30年来,葛洲坝船闸充分发挥了原先设计的通航效益,安全运行近40万闸次,通过船舶约211万艘次,累计通过货物6.8亿多吨,保障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点物资的运输,促进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西部之间经济合作,以及长江航运对外贸易交流水平的提高。

    据长江三峡通航部门分析,长江货运量不断攀升,主要得益于近年来长江沿江经济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逐年提高,如今过闸船舶一半以上是2000吨以上大型货船,5000吨级以上占15%。

    为让运行30年的老船闸永葆“青春”,技术人员对葛洲坝进行了上百次机械、电气及水工等技改与大修,并将我国自主研发的“近坎冲淤”、“同步顶升”等关键技术应用到船闸运行,实现了由早期的“人工观察、拉铃开闸”到如今的自动化数字船闸的跨越。同时,通航部门提高服务水平,在今年三峡河段大风大雾频发的情况下,探索实施“确保安全、能通则通、分段控制、极限运行”等举措,满足了不断增长的航运需求。

 
 
 相关链接
· 三峡河段大雾频发 三峡和葛洲坝船闸运行畅通
· 运行30多年的葛洲坝水电站将进行首次增容改造
· 三峡集团签订葛洲坝机组改造增容设备采购合同
· 葛洲坝二号船闸完成改造提前复航 缓解船舶积压
· 葛洲坝9月货运量破1000万吨相当于98年全年货运量
· 长江葛洲坝下游河床实施护底 将改善通航条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