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总部举行的中国与“棉花四国”就棉花领域合作磋商结束后,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发表讲话。当日,中国与由非洲主要产棉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组成的“棉花四国”在日内瓦共同发表《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棉花领域合作联合新闻公报》,宣布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 新华社记者 于洋 摄
新华社日内瓦12月14日电(记者刘洋 杨京德)中国与由非洲主要产棉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组成的“棉花四国”14日在日内瓦共同发表公报,宣布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
根据当天发布的《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棉花领域合作联合新闻公报》,中国与“棉花四国”合作方式主要包括建立双边棉花合作项目,提供优良棉种和农机、化肥等物资,进行棉花种植技术示范和推广,开展多边和双边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支持双边企业合作项目技术升级改造和产业链拓展等。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公报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一贯理解并支持“棉花四国”关于解决棉花问题的诉求,始终致力于推动棉花问题按照《香港部长宣言》早日解决,中国市场始终是向“棉花四国”开放的。
陈德铭说,中国此次对“棉花四国”的援助是切实响应和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促贸援助”倡议,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解决发展问题的又一举措,旨在帮助非洲“棉花四国”进一步提高棉花产业能力建设。
乍得贸易和工业部长穆罕默德·阿劳·塔希尔代表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棉花四国”向中国表示感谢。他说,棉花产业在四国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养活数百万人。国际上对棉花的补贴严重损害非洲棉花产业,中国的帮助将对“棉花四国”棉花生产发挥积极作用。他深信中国的支持将对今后的世贸谈判产生重要影响。
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公报发布仪式上说,中国的这一举措是在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好宣示,充分体现了多哈回合谈判以发展为内涵的特点,为即将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增加了亮点。
据介绍,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棉花200多万吨,包括“棉花四国”在内的非洲产棉国是主要来源之一。此次合作将有利于提升非洲主要产棉国的生产能力,有利于中非棉花领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外交部:中非关系发展是面向合作而不是基于对抗
新华社海南万宁11月11日电(记者 侯丽军 周正平)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11日在“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第二次大会”上表示,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中非关系发展是面向合作,而不是基于对抗。
他说,中非关系是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部分。中国以开放、包容心态看待其他国家对非合作。
“中非加强合作是双方作出的战略选择,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崛起,促进世界格局向更加均衡和理性的方向发展”,卢沙野说。 >>>详细阅读
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经贸成果落实情况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雷敏)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中非合作论坛第4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就推进中非务实合作宣布了新8项举措。会议召开一年多来,在中非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有关经贸举措涉及的8个领域共15项具体内容的落实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距离论坛第五届部长会召开还有不到一年时间,中国政府有信心、有能力在下届部长会召开前如期落实各项举措。”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钟曼英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支援非洲国家经济建设
据钟曼英介绍,中方曾承诺援建农业示范中心增加到20个。在原有15个中心的基础上,根据非洲国家意愿,中方决定在马拉维、安哥拉、刚果(金)、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新建5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并已完成项目考察。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