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1日电(记者 赵春晖)在隆冬的寒风中,新疆完成了对塔里木河下游规模最大的一次“输液治疗”。伴随着持续来水,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下游生态“脱水”病情有了明显改善,曾多次干涸的尾闾台特玛湖水面因此扩展到340平方公里。
今年11月底,新疆完成了向塔里木河的第12次向下游的生态输水,至此,水利部门十年累计向这条河流下游输水34.83亿立方米。
2011年,塔里木河三大源流来水量比上年度减少28.5亿立方米,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通过全流域统一调度,科学制定水调方案,共向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河道输送生态水8.23亿立方米,输水量占塔里木河综合治理以来生态水输送总量的四分之一,也是十年以来,输水下泄量最多,受水面积最大的一次。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由于多年来无序开荒和无节制用水,干流水量日趋减少,下游河道断流320公里,两岸胡杨林大面积枯死,河流尾闾罗布泊和台特马湖相继干涸,稀疏的荒漠植被大量枯死,沙漠面积不断增加。
本世纪初开始,中央政府决定投入107亿元巨资,挽救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生态危机。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根据开都河、孔雀河和塔里木河干流来水情况,适时对这一地区实施应急输水。
经过此前的11次生态输水,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脱水”的病情已有了明显改善,干涸了30年的台特玛湖重现碧波万顷景色。今年塔里木河已实现了23年以来连续17个月不断流,一度断流的下游地区草木复苏,大片胡杨林焕发了生机,生态趋于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