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疆哈密:农牧民"免费住院" 卫生院焕发"热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1日 20时04分   来源:新华社

农牧民“免费住院” 卫生院焕发“热情”
——新疆哈密市农村医疗见闻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1日电(记者潘莹)“我活了70岁,真是遇上了好政策!”在向记者介绍当地农村合作医疗给农牧民带来的好处,新疆哈密市大泉湾乡圪塔井村村民赵连珍老人感叹不已。

    入冬后,记者在哈密市大泉湾乡中心卫生院采访时看到,24小时暖气、热水,宽敞明亮的病房、壁挂式液晶电视机、床头呼叫系统、无障碍通道,一切硬件设施并不比城市医院差多少。农闲时节,看病住院的患者明显增多,拥有45张病床的卫生院已加床至60张。

    今年7月,哈密市对乡镇卫生院推行多年的新农合支付方式进行改革,把按项目付费制改为床日付费制。床日付费制就是指新农合基金依据参合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实际住院天数,按照中心卫生院每床每日130元、一般卫生院每床每日11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补偿,结余归卫生院,超支不补,卫生院不再向患者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当地参合农牧民实现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全免。

    赵连珍的老伴沈翠兰4年前患脑梗,落下后遗症,还伴有高血压。这些年他们到大医院看病前后花了六七万元。

    这些天,沈翠兰又发病了,半边身子不能活动。听说乡卫生院住院不用花钱,赵连珍老人带着老伴赶来了。又担心不是真免费,还是卖了一只羊,带了点钱。

    “住院10天了,真是没花一分钱啊!”赵连珍老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沈翠兰住院期间,每天打点滴、各项检查花费加起来不到90元,与130元的差额,就成了卫生院得到的“奖励”。

    各乡镇卫生院积极性明显提高。沁城乡卫生院院长王学峰谈起这一改革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效益提高了,卫生院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如何想方设法改善医疗条件,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上。

    记者在哈密市大泉湾乡中心卫生院、沁城乡卫生院、陶家宫乡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看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卫生院外科、内科、妇科、儿科一应俱全,还有中医科、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以及理疗室等。有能力收治入院的多为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妇科、顺产接生、轻度外伤、高血压等慢病康复治疗,不含手术。

    哈密市下辖18个乡镇、92个行政村,有农牧业人口11万余人,今年农牧民参合率达99%以上。

    哈密市卫生局局长帅志红说,之所以能够尝试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免费住院”改革,是在充分考虑到当地医疗条件、医疗机构自身服务能力和新农合基金的负担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

    哈密市有参合农牧民116836人,个人缴纳30元,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24元,自治区财政补76元,哈密地区20元,哈密市60元,这样算下来,哈密市农牧民人均筹资为每年310元。

    帅志红说,这一筹资标准在全疆属最高。而且,这些年来,哈密市对乡、村卫生服务机构扎扎实实投入真金白银,统一规划、统一配置卫生资源,配发了X光机、麻醉机、呼吸机、B超机、心电图以及急救车等医疗设备和医疗设施,使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有了彻底改观。

    此外,哈密市自2004年率先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人员全部为正式在编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改善了乡村两级诊疗条件,整合了医疗资源,保证了医疗安全,为医改政策的全面落实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采访中,70岁的沈昌美老人告诉记者,过去有个头痛脑热、咳嗽啥的,拿药看病就要花钱,宁愿在家扛着。“现在每年只交30元合作基金,就能享受免费住院,实在太值了!就是交100元我也愿意。”她说。  

 
 
 相关链接
·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不断创新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张茅在江西调研医改时提出要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 国务院医改办负责人孙志刚谈基层医改十大成效
· 青海省医改办通报截至11月30日全省医改进展情况
· 陈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重要作用
· 李克强:巩固阶段性成果 制定好医改"十二五"规划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