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吴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22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近150名专家通过聆听报告和分组讨论等方式,交流各自在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推进学生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经验。
近年来,各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探索,涌现出很多有益经验。如北京市设立以名师牵头的教学科研工作室、建立市校两级实践基地、搭建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社会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提升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近年来被证明十分有效的一种尝试。”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王民忠说。各高校应进一步统筹协调、改革创新,努力使这门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使思政课教师成为受人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制约教育质量提升方面主要有三方面问题:一是大学如何承接高中已有的知识,讲出应有水平,让大学生感到有新鲜感、有收获;二是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系统理论教育时,也存在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和困惑,如何为他们解疑释惑;三是在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时,如何真正运用他们喜欢的语言和方式。实践教学恰恰是破解这三方面问题的主要途径,既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与理论课教学形成互补。
“今后我们还要鼓励高校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社区、走向农村,将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全程贯通。”徐维凡说。
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质、设计和组织等议题展开讨论,并提交论文及教学方案50余篇。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学者作了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