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好邻居赛黄金-写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两周岁"之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31日 09时22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 丁宜)伴随新年的钟声,中国-东盟自贸区2012年元旦将迎来两周岁生日。它创造了互惠共赢的“南南自贸区”成功模式,自成立伊始,就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希望。

    自贸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过多年努力精心培育的利益共同体。两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突飞猛进,在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产生显著的“示范效应”,对抵御全球经济风险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自贸区建成后,双方经贸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自贸区建成第一年,双边贸易额就达29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创历史新高;而今年前10个月就已突破29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如今,双方已经提出目标:2015年双边贸易额实现5000亿美元。

    双方经贸日益融合,这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令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向服务贸易、相互投资等多个领域纵深发展,并继续向信息通讯、湄公河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进一步扩展。

    成就的背后是机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资源和产业构成方面具有很大互补性,自贸区的建成使双方可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优势互补。这就为整个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开辟了区域内经贸合作的广阔前景,中国与东盟日益借重这一平台分享双方发展的机遇。

    由此可见,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一涵盖19亿人口、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已具备相当的抗风险能力,对双方抵御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器。

    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自贸区还在全球经济寒潮中给世界带来希望。当前欧债危机沉疴难消,发达国家失业率偏高,全球经济增速回落,但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成绩不俗。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跃升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自贸区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增加了活力。

    好邻居,赛黄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不久前在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用这句俗语来阐述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在当今全球经济面临艰难时刻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和经济体都不能独善其身,共发展以求共繁荣乃是大势所趋。

    秉持平等互信、团结协作、求同存异的原则,各国就能超越差异,排除险阻,推动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就此而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功,不仅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南南自贸区”的成功,对全球区域合作和各国合作也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关链接
· 冯正霖:构筑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
· 中国-东盟中心16日在北京举行庆祝成立招待会
· 中国积极务实推进与东盟国家在海洋问题上的合作
· 侨办副主任出席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筹备会
· 中医药局局长出席2011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
· 第二届“中国—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在北京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