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科考队员向海中布放浮游垂直拖网用于采集海水中的浮游动物样本。第28次南极科考队于船时12月30日16时40分左右(北京时间12月31日凌晨4时40分左右)在南极半岛海域南纬60度55分、西经44度42分位置,启动了由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态等多个学科组成的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此次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的考察区是位于西经44度至西经66度之间的南极半岛北部和西北部陆架和陆坡区域。考察区共布设5条南北向断面、40个重点作业站点。这是历次大洋考察中站点数最多的一次。作为我国“十二五”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实施以来的试点航次,第28次南极科考中的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旨在系统掌握考察区域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声学、海冰、海洋沉积及古环境古气候记录、地球物理场与地质构造、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环境基本信息和第一手资料,全面认识南极周边海洋环境、气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深入了解极地海—冰—气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对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影响。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摄

这是科考队员向海中布放沉积物多管取样器用于采集海底泥样。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摄

这是浮游垂直拖网出水后,科考队员将粘在网上的浮游动物样本冲洗至网底的底管便于收集。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摄

这是科考队员查看沉积物多管取样器从海底采集到的泥样。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