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7日电(记者黄小希)当地时间6日9时(北京时间6日21时)许,以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为团长的中国赴南极长城站视察慰问政府代表团抵达长城站,慰问在站科考队员,并视察了站区建设及科研开展情况。
在长城站崭新的科研栋里,第28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向代表团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工作及进展情况,代表团成员就有关问题提问并发言。刘赐贵说,近年来国家对于海洋事业和极地事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增加。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建设,中国极地考察能力不断提升,科学考察的支撑条件不断增强,极地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他指出,建设极地科考强国要做到6个“结合”:主体意识和大局意识相结合,分散的科考和综合效益相结合,短期研究和长期研究相结合,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环境科考与资源科考相结合,科研成果要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据介绍,政府代表团成员来自国家海洋局、全国人大环资委、中纪委、中组部、中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代表团一行还前往长城站周边的南极半岛西海岸,对长城站正在开展的海豹行为谱及栖息地状况研究环境进行了现场调研。
建于1985年2月的长城站,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端,是中国在南极洲的首个科学考察站。第28次南极科考队有48名科考队员在长城站开展科研及后勤保障工作,其中科研项目包括南极海豹行为谱及栖息地状况研究等13项度夏科考项目和1项越冬科考项目,目前度夏科考项目已基本完成。


12月16日,队员们在启程仪式上喝下壮行酒。经过充分准备,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的26名队员于当地时间16日10时左右(北京时间16日13时左右)从出发集结地启程,前往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中国第10次内陆冰盖考察由此拉开序幕。此次内陆队携带的科考、生活及建筑物资共200余吨。在内陆队出发之前,这些物资已在中山站卸货过程中全部运抵距离中山站约10公里的内陆出发集结地。作为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地区,海拔4093米,距离中山站的直线距离为1228公里,车辆行驶距离约1300公里。内陆队大约需要20余天时间才能抵达昆仑站,计划在昆仑站进行为期20余天的科学考察,预计于2012年2月20日回到中山站。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摄

内陆队携带的200多吨物资由8辆雪地车拖拽34个雪橇进行运输(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摄
中国政府南极代表团途经智利访问中国驻智利使馆
日前,中国赴南极长城站视察慰问政府代表团在赴长城站慰问,途经智利时,访问了中国驻智利大使馆。
1月2日,中国赴南极长城站视察慰问政府代表团从北京起程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对正在南极执行考察任务的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队员进行慰问。 >>>详细阅读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队26名队员抵达昆仑站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4日电(记者 黄小希)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队的26名队员在中山站时间4日傍晚成功抵达位于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
据悉,4日当天,科考队员们共行驶52公里,胜利完成从内陆出发集结地到昆仑站的漫漫征程。目前昆仑站的气温低至零下32.7摄氏度。 >>>详细阅读

图表: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向昆仑站进发。新华社记者 冯琦 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