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今年元旦、春节两大传统消费旺季接踵而至,使得全国春节前消费市场更加红火兴旺。
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访各地,从增收的农民到灾区的群众,从网购的市民到住进保障房的低收入群体,广泛了解人们的节前消费状况,以此观察节日市场热度,并从中感受一年来国家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产粮大县农民增收 农村节前消费看好
农村是我国消费市场的最大潜力所在,农村节日消费可反映出农民生活水平和“三农”工作的成效。
在我国粮食主产省河南的第一产粮大县滑县,八里营乡年前的“大集”上,农民拉来自产的蔬菜、粉条等摆满了道路两边,对联等过年必需品比比皆是。
“农民收入增加了,消费也会增加。腊八过后,每天的销售额比平常增长五成。腊月二十以后才算高峰,估计到时候每天销售至少能增长两三倍。”八里营乡最大超市的店长秦建伟说。
“不耐放的年货不能买得太早,耐放的现在买便宜。”八里营乡路寨村65岁的方永套说。在大集上,他和老伴买了两件棉衣、三捆葱。去年8月份参加了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老两口,每人每月均可领取60元的养老金。
在滑县城乡接合部的新区路边超市,粮油、蔬菜、水果、肉蛋等商品应有尽有,许多超市由于节前上货过多,商品都堆在了门口。
河南省统计局预计,2011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将比上年提高一倍,为1997年以来最高。
从全国情况看,2011年农民收入增速也将明显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舟曲灾区物资充足 物价稳定
佳节临近,灾区群众的生活怎样?记者日前走访了甘肃省舟曲县。
2010年8月发生的那场特大泥石流冲垮了舟曲许多百姓的房屋。新春来临之际,很多舟曲群众开始购买家电、布置房间,迎接新生活。
在舟曲县城最大的家电超市“长城家电”里,大川镇村民刘马生带着女儿正在选购。“过年了,给孩子买个新电视看。”刘马生花了4000多元买了液晶电视机和洗衣机。
记者在舟曲宏源超市的一家连锁店看到,前来购买毛巾、洗发水等日用品,吹风机、电磁炉等小家电的群众络绎不绝。“超市里东西很全,价钱也没有涨,有的还搞特价。”前来购买日用品的居民秦莲说。
县工商局局长王国庆介绍,舟曲各类物资供应充足,物价稳定,能够满足群众节日消费需求,还新开张了一家由政府投资的农超对接平价市场。
大商场大超市生意兴隆 打折促销吸引顾客
虽然离过年还有十多天,但大商场、大超市的节日购物氛围已相当浓厚。
每到傍晚,杭州武林商圈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在银行上班的沈小菲在银泰商场为自己挑选了一套过年的衣服后,又去帮父母看衣服。“现在物价比较高,过年了,各商场都在打折,所以赶过来买点东西。”她说。
记者走访发现,服装、首饰是热销商品,营养品、婴儿用品也十分走俏,也有人选择在春节来临之际置办床、沙发、家电等大物件。银泰商场企划部经理顾晓姣告诉记者,随着春节临近,各种优惠促销活动纷纷出炉,商场日销售额比平常增加两成以上。
记者在北京宣武门的沃尔玛超市看到,超市专门开辟了年货专柜,小到红色的“福”字、鞋垫和中国结,大到红色的衣服等,场面一片火红。就拿一个贴在墙上的“福”字来说,便宜的不到10元,贵的98元,红色的“福”字上贴满了闪光的“小宝石”。
网购持续“高温” 期待物流更加给力
如今,网购成了节前消费的重要渠道。甘肃省兰州市的于冬女士已经58岁了,半年前在儿子的帮助下学会了网络购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过节前,于女士的订单更是一个接一个,购物内容包括四川的蜀香豆、新疆的葡萄干、青海的牛肉干等。
可是她也挺担心送货的速度。有一次着急用的东西,说两三天就能到,结果6天后她打电话催才收到货。“如果快递能够更快,网络购物就更方便了。”她说。
在杭州一家电子公司上班的胡笼打算通过淘宝给父母买两件保暖内衣。他说:“今年回家的礼物都准备在淘宝上订,收货地址是老家,可能我还没到,礼物就先到了。”
淘宝消费者事业部食品类经理董晓华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月,淘宝网上食品日销售额几乎翻了一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本地难买到的优质特产作为年货和礼品。淘宝网元旦当天销售额达33.6亿元,预计春节期间网购销售额仍将大幅增长。
异域风情商品受欢迎 消费者乐于“尝鲜”
在广西南宁,产自东南亚国家的商品受到消费者欢迎。在南宁市人人乐超市江南店,“年货一条街”已初具规模,不少消费者在选购越南绿豆糕、菠萝蜜干等食品,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不少顾客打电话来预定产自东南亚的食品,有的买去做宴会食品,也有自己吃或拿去送人的。
早六时,在南宁市五里亭市场,陈生开始了一天的经营。菠萝蜜被称为“热带水果皇后”,陈生的菠萝蜜产自泰国,临近春节销量很好。一车25吨的新鲜菠萝蜜三四天就能卖完。
在广西大学读研究生的江苏人小雅在商铺里选购菠萝蜜。她左挑右选、上下打量,最后选中了一个8公斤重的菠萝蜜。她说:“我准备把它寄回家,让家里人尝尝鲜,就算是从南方送给家人的年礼。”
公租房小区商品供应物丰价廉 住户期盼物价稳收入增
春节临近,记者走访了重庆市部分公租房小区,看到保障房住户、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过节有保障。
在重庆民心佳园公租房小区内的一家超市,从碗筷、毛巾、香皂等日常用品到蔬菜、肉类等食品应有尽有。店主王和平说,这里的承租户收入不高,对物美价廉的日用品需求较大,所以进了很多。
在民心佳园附近的农贸市场,一位蔬菜摊主告诉记者,他的蔬菜都是从周边农村来的,不但新鲜而且价格比超市低。
民心佳园承租户杨召辉对记者说,虽然小区离市中心有点远,但是购物很方便。虽然房子是租的,但住在这里有家的感觉,一家人都很开心。
上涨的物价也让杨召辉感到颇有压力。他说,过去一年,猪肉、鸡蛋价格涨了不少,现在每月日常开支比前两年提高了好几百元。新的一年,希望涨工资,不希望涨物价。
井冈山红色旅游红火 “农家乐”乐农家
市场红火,红色旅游红上添红。今年1月1日至20日,江西井冈山加入了“旅游免票活动月”,还推出了“红色旅游探寻线路”等四条冬季旅游精品线路。
免票月活动开展以来,井冈山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0%,淡季不淡。往年11月下旬大部分“农家乐”就停业了,但现在还有很多“农家乐”在红红火火营业。
井冈山的“农家乐”餐馆已从2006年不到5家增长到目前的70多家,2011年单户“农家乐”餐馆年营业额最高达200多万元。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革命老区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原来就靠砍山上的竹木卖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唯一像样的电器就是一台彩电。开了餐馆以后,家里添了四台空调和一台电脑。”在井冈山龙潭景区附近开“农家乐”的钟守红对记者说。(记者刘铮、李鹏、刘金辉、张文静、王政、王敏、张捷、程群、周凯、程迪、刘彬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