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6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的小学生在东林村“留守儿童幸福家园”做游戏。“有了‘幸福家园’,我的假期再也不无聊了。”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小学的小学生赵艺高兴地告诉记者。记者在西彭镇东林村留守儿童幸福家园见到赵艺时,她正和同学下跳棋。由于农村文体活动设施匮乏,加之没有父母陪伴,每到学校放假,她常常无处可去、无人作伴,“很怕放假”。2011年,东林村建起了留守儿童幸福家园,每到周末、假期,赵艺和小伙伴就来到这里借阅图书、与父母视频聊天、打乒乓球、跳绳……进行各种文体活动,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2011年,重庆九龙坡区在27个村(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幸福家园”,均配备电视机、电脑、书籍及各类文体设施,做到“三通”(通电、通电话、通视频网络)、“六有”(有人员、有经费、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有牌子),并依托“留守儿童幸福家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1月16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三小学的赵艺(中)与同学在东林村“留守儿童幸福家园”下跳棋。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1月16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的小学生在东林村“留守儿童幸福家园”借阅图书。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