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 赵超)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日前发布。纲要提出,2015年我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将全面覆盖农村残疾人。
这一纲要指出,今后我国将落实国家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措施和扶贫开发政策;将农村贫困残疾人普遍纳入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人群。
纲要提出,到2015年,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增加收入,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到2020年,农村贫困残疾人普遍得到有针对性扶持,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纲要提出,到2015年,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农村残疾人。农村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残疾人按规定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20年,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纲要还提出,到2015年,普遍开展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和康复救助,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普遍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到2020年,有康复需求的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有效的康复服务,残疾预防知识得到普及,有效控制残疾发生和发展。
2015年我国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将普遍接受义务教育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赵超)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日前发布。这一纲要提出,到2015年,我国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并逐步提高巩固率。
纲要同时提出,要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减少农村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到2020年,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受教育状况达到当地平均教育水平,基本消除农村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发生的现象。
纲要指出,到2015年,为100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到2020年,有劳动能力和愿望的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加生产经营和就业收入,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纲要提出,到2015年,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的落实,帮助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到2020年,农村残疾人家庭危房得到有效改善,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明显提高。
纲要还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农村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东部农村地区机构托养、社区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同步发展,中西部农村地区残疾人托养工作有较快发展。到2020年,农村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托养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纲要进一步指出,到2015年,农村残疾人公共文化和体育事业得到发展。到2020年,农村残疾人普遍享有无障碍基本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