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20日电(记者周润健)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今年大寒准确时间为21日零时10分。专家提醒说,此时节,天气更加寒冷,公众要防“寒”。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正处于四九和五九中。《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此时节,降水稀少,常伴有寒潮、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5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时节,公众养生保健要以防“寒”为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示说,睡觉前宜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有助于散寒;常进行日光浴,以助阳气升发;注意背部保暖,以防寒邪入侵。
大寒时节,天寒地冻,人们的筋骨不如暖和的季节强劲,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常常会出现筋骨酸痛的情况,如果不加强保健,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所以,在此时要注意补钙,以增强筋骨。
李艳玲强调说,防寒保健的同时,公众还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力。工作和运动时,不宜过于激烈,以免出汗过多,导致体内阴精亏损、阳气耗散。饮食上,宜选用羊肉、狗肉等温肾壮阳之物,有助于抵抗寒邪的入侵;饮食不宜过咸,因咸能入肾,导致肾水更寒,不利于振奋心阳;切忌寒冷食品,以免耗伤元阳。
大寒期间,天气寒冷,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还应适当多吃些温散风寒的食物,如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羊肉等,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