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月20日电(记者黄浩苑)53岁的李会成今年过年甭提有多高兴了,6天前他从广州市石围塘街派出所拿到了户口本,成为一个真正的“广州人”。
“打工快20年,现在这里成了我真正的‘家’,在新家过年,感觉真好!”他开心地说。
来自广西蒙山县农村的李会成是广州市荔湾区环境卫生车队的一名维修工,来到广州打拼已有19个年头。2011年,李会成以314分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了积分入户的申请,成为首批实现积分制入户的“新广州人”。
“虽然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快20年,但积分入户让我真正有了家的感觉,心里特别踏实。”李会成说。
李会成的大儿子已成家,小孙子快两岁了,他们一家五口在广州芳村租了一套三居室。走进他们家,布置得十分精致,房东留下的家具和电器都养护得光亮如新。李会成特意给木沙发买了棉垫子,还养了几条红金鱼。他说即使是租的房子,也要布置得像自己的家一样温馨。
在老家,李会成一家这个时候就开始炒米、磨粉、洗粽叶,做炒米饼、蒸发糕、炸扣肉、包年粽,往年他都是回老家后再开始忙活这些年货,但今年他准备就在广州操办。打开他的冰箱,黏米、面粉、糯米粉、五花肉塞得满满当当。李会成说,他要按照广西人过年的习俗串串广州的亲朋好友,送上亲手烹制的广西扣肉和粽子。
成为广州人,自然得学学广州人过年的花样。首先是得讨个吉利,年花年桔更是少不了。李会成下班后急忙往岭南花卉市场赶过去,他要给自家挑一盆年桔。“这年桔寓意着‘大吉大利’,不仅讲究树形好看,还要挂枝多、果实满。要是去晚了,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别看李会成第一次买年桔,做的准备功课可不少。
在广西人的过年传统中,可没有买年花年桔这一项。李会成说,过去不太能理解广州人为什么过年要搬棵树回家,过完年还要操心怎么处理这个大块头。但现在他也被这里过年的喜庆氛围所感染,不仅买了年桔,而且还买了尖堆、油角、蛋散等广州过年的独特小吃,他的小孙子可爱吃这些小点心了。
此外,李会成说,与广西人过年喜欢走亲访友不同,广州人喜欢旅游过年。他计划过年的时候,带领全家人去广州近郊的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游,体会一下广州人闹中取静的悠闲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