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队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22日 14时5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雪龙”号1月22日电(记者黄小希)记者22日获悉,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队的深冰芯导向孔钻探、巡天望远镜AST3安装和昆仑站综合楼二期工程等科考及能力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

    位于南极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目前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摄氏度。内陆队的26名队员于4日抵达昆仑站后,便在南极内陆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争分夺秒地开展科考及能力建设工作。

    据内陆队队员、深冰芯导向孔钻探项目现场负责人安春雷介绍,从7日正式开始冰芯钻探以来,6位科考队员平均每天工作9至10个小时,钻取了长约120米的冰芯,实施了3次扩孔作业,并即将安装长度约有100米的导向管。这些都是为中国深冰芯钻探工作正式开展而做的准备。在与内陆队通话后,第28次南极科考队领队李院生说:“从进度上看,内陆队的深冰芯导向孔钻探工作进展相当顺利。”

    据介绍,极地冰盖保存了地球气候系统波动的独特记录,钻取深冰芯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科学手段。迄今已有俄罗斯、日本等10多个国家在南极冰盖上钻出了180多个不同深度的孔,取得了一系列冰芯样品。目前钻探最深的孔洞已达3642米,已提取到距今接近100万年的深冰芯。中国在冰穹A地区钻取深冰芯后,也将开展100万年时间尺度内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安装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后,已开始收尾。这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全自动无人值守望远镜。国家天文台AST3子系统负责人、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商朝晖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之所以要把这台望远镜“不远万里”地安装在南极“冰盖之巅”,是因为冰穹A地区具有大气稳定、气候寒冷、极夜期间可连续24小时观测等特性。中国在南极持续数年的内陆天文考察也表明,冰穹A地区极可能是地面最佳的天文观测台址。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台安装在南极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一次拍摄的天空面积相当于18个月亮大小。这台装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片电荷耦合器件的望远镜非常“勤快”,能每隔3分钟就给天上的星星拍一张照片,其像素可达1亿。借助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中国有望在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和探索动态宇宙的“时域天文学”等诸多前沿领域取得重要观测成果。

 
 
 相关链接
· 第28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半岛海域开展海洋磁力测量
· 中国政府南极代表团结束慰问考察活动返回北京
·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队再次在冰盖上"搭积木"
· 中国在南极建成第二座数据实时传输永久性验潮站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