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月27日电(记者 夏军)记者从广西河池市应急处置中心了解到,广西河池市龙江河出现镉超标后,当地加强拦截降解和调水稀释,强力治理镉超标河段,26日下午以来的监测数据表明,河池境内河段污染水体镉含量呈下降趋势。
事发后,河池市1500多名专家、武警官兵、保障人员奋战在应急一线。河池市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根据不同时段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召集专家技术人员分析研判,优化完善降解吸附物质投放量、调水稀释等处置方案,加大力度降低污染水体污染物浓度。
目前,指挥中心分别在龙江河宜州河段设置5个吸附物投放点,形成5道防线中和吸附污染水域。根据专家组的意见,河池市应急处置指挥中心采取放水稀释、投放降解吸附物等综合措施,使得污染水体镉浓度持续下降。
根据污水团浓度监测结果和预测数据,河池市应急处置中心拟定“大、中、小”三个调水备选方案,有针对性地从其他地方调水进行稀解,使被污染水体得到有效稀释。
从15日起,指挥中心派出工作人员对污染水体持续进行监测,又先后派出重金属自动监测车4辆,采样车40辆,监测单位17个,监测人员200余人,在河池市内龙江流域及柳州市内柳江流域布点监测。23日指挥中心再增设河池柳州交接断面、糯米滩水电站、西门涯、龙江与融江汇合口、露塘断面等7个监测断面,准确掌握污染带前锋的位置,时刻监控龙江河水质变化情况。
柳江上游部分河段现轻微污染 柳州寻找备用水源
新华社南宁1月27日电(记者 韦大甘、李斌)发生在广西河池宜州市境内龙江的镉浓度超标事件,26日污染团已经进入下游的柳江系统,一度造成柳江上游非饮用水保护河段轻微污染。柳州市已经在周边寻找备用水源,当地政府特别提醒受污染江段群众,短期内不要直接从柳江受污染江段取用饮用水。
柳江以位于柳城县凤山镇的龙江与融江交叉口为起点,下游3公里处26日监测一度出现镉超标轻微污染。但根据柳州市26日22时之后发布的监测数据,这个监测点镉浓度达到国家标准。
柳州市每2小时发布一次的柳江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柳州市饮用水保护河段最上游的一个保护河段露塘断面暂没有发生污染现象。柳州市环保局局长甘景林说:“这说明柳州的饮用水水源水质目前仍达到国家标准。”
针对露塘断面上游轻微污染的情况,柳州市向全市通告,禁止取用柳江露塘断面以上受污染河段江水作为饮用水。柳州市委书记陈刚说:“市委市政府承诺,绝不给柳州市区的市民用上被污染的自来水。我们要做到告诉沿江的市民每一户、每个家庭,请他们短期内不要直接取用柳江水作为饮用水。”
柳州市已发出号召“打响柳江保卫战”,提出集中全市力量,应对此次来自上游的镉污染事件,共克时艰,一方面继续组织人力物力在龙江河段糯米滩电站采取降解措施,继续调用柳江上游四个水电站实施冲淡稀释,尽量把污染物浓度降下来;另一方面立即在周边寻找备用水源,从洛清江等安全的河段或水库为市区水厂取水。市区有地下水的单位和消防部门做好准备,随时按照统一调度为市民供水;环保部门每两小时向市民公布监测结果。相关部门努力保障市场桶装水、矿泉水供应,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违法涨价行为。
广西龙江两村屯河边井水镉超标 宜州200多村民用上桶装水
新华社南宁1月27日电(记者 夏军)广西龙江河镉超标事件发生后,27日记者走访下游沿岸村屯了解到,广西河池宜州市居民饮用水源截至目前未发现镉超标,但龙江河边有两个村屯经宜州市疾控中心监测井水镉含量已经超标,目前220多村民依靠政府免费提供的桶装水作为生活用水。
事件发生后,河池市组织力量全面排查了龙江河沿线所有居民饮水情况。宜州市德胜镇副镇长彭许说,17日晚接到排查通知后,德胜镇立刻召集所有村屯进行排查,所有乡镇工作人员也下到各村屯下发相关通知。经调查,德胜镇拉林村光下屯和拉仁屯村民以水井作为饮用水源。环保部门立刻对水井进行取样,经监测镉浓度超标,18日起政府开始免费为村民们运送桶装水。
记者在德胜镇拉林村看到,光下屯一村民家门口贴着告示,要求村民不要直接饮用龙江河水,即便煮沸后也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用于清洗食物。
光下屯村民兰武装的家门前贴着“德胜镇供水点”字样,在他家中,155桶桶装水摆放在房子里。“这里是光下屯和拉仁屯所有村民的供水点,目前大家都已不使用河水,而是使用政府提供的桶装水洗菜、煮饭。”兰武装说。
正逢过年,兰武装家来了亲戚,家人正倒桶装水洗菜。德胜镇副镇长彭许说,每家每户每天供应2桶桶装水,如果亲朋好友来了人多,也可以多提供几桶。
村民袁金辉说,自己家中共有4口人,每天用桶装水洗菜、煮饭也足够了。
彭许告诉记者,光下屯和拉仁屯有51户220多人,拉仁屯群众分隔在龙江河对岸,德胜镇目前只在光下屯设置了一个桶装水供水点,由供水车随时供水。对岸拉仁屯的群众取水通过小船运送即可。
截至26日下午,政府已为当地村民运送520桶桶装水共9.4吨,目前还储备了近2000吨桶装水,全力保障附近居民饮水安全。
打响一场应对镉污染的“阻击战”
——新华社记者直击广西处置龙江河镉超标污染事件
新华社南宁1月27日电(记者 夏军、李斌、吴小康)位于珠江上游的广西龙江河段近日发生镉超标污染事件,当地及下游沿岸城市饮水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广西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一方面采取加大下泄流量、投放中和物、调水稀释等方式努力降低镉浓度;一方面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保障物资供应,缓解市民恐慌情绪,打响了一场针对重金属镉污染的“阻击战”。
现场:清理污染水域 降低“毒镉”浓度
1月27日,经过多次降解稀释,广西河池境内的龙江河污染水体镉含量呈下降趋势。这距当地打响镉污染“阻击战”已是第13天。
1月15日,河池市宜州市环保部门发现龙江河拉浪水电站内出现死鱼现象。调查发现,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镉含量超标。当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应对这一事件。
1月26日下午,记者在宜州市洛东乡洛东水电站看到,大坝上停着7辆大货车,并堆着上千袋石灰和聚合氯化铝,空气中粉尘弥漫。电站大坝控制住上游流水后,河水流量极小。约10名身着制服的男子,正不停地往下游投放石灰粉和聚合氯化铝,大坝下游附近的河水变为乳白色。
现场指挥专家刘旭辉介绍,镉是重金属中的一种,镉超标聚集会对人的肾脏带来影响,但它比砷、铬等其它重金属的毒性小许多;聚合氯化铝是自来水厂用于净化水源的物质,它可以将离子状态的镉固化,避免被人体吸收,这是当前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
事故发生后,环境保护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河池市、柳州市及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广西启动了应急预案并成立处置指挥中心,约请专家分析研判,加强对龙江沿岸饮用水水质的动态监测,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目前龙江河的镉污染团正随着河水向下游移动,26日下午已到达龙江与融江汇合处(柳城县凤山镇)下游3公里处。
河池:查处污染源 设5道拦截防线
作为最早发现龙江河镉超标的地区,河池市在组织力量查明并堵上污染源头的同时,迅速设立5道防线,采取多项综合措施降低龙江河内的镉浓度。
河池市应急处置中心通报,镉超标污染源来自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市已组织力量对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污染源进行全面清理,并对全市相关企业深入排查、清理,严防发生新的污染。
目前,河池市1500多名专家、武警官兵、保障人员奋战在应急处置一线。河池市应急处置中心介绍,当地已在龙江河设置5道防线,利用大坝控制受污河水的流量,在污染源至叶茂电站、叶茂电站至龙江三桥、龙江三桥至洛东水电站、洛东水电站至三岔水电站、三岔水电站至三岔铁路桥等5个断面采取放水稀释、投放降解吸附物等措施进行治理。
河池市政协副主席蒙玉光26日下午告诉记者,仅洛东水电站一个断面已投放100多吨石灰粉和300多吨聚合氯化铝,68名武警官兵和消防战士轮班在一线作业,每2个小时换一班人,确保24小时不间断地投放。当地部分居民和志愿者也加入到后勤保障队伍里,全力协助龙江河镉超标治理工作。
河池市还先后派出重金属自动监测车4辆,采样车40辆,监测单位17个,监测人员200余人,在河池市内龙江流域及柳州市内柳江流域对污染水体持续布点监测。根据最新检测,当前河池境内龙江河段污染水体镉含量呈下降趋势。
打响“柳江保卫战”
随着水体污染团26日进入柳州市境内,柳江以位于柳城县凤山镇的龙江与融江交叉口为起点,下游3公里处26日一度检测出镉超标轻微污染,但当日22时之后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个监测点镉浓度在国家标准线以下。
当地已号召打响一场“柳江保卫战”,提出集中全市力量应对镉污染事件。目前,柳州已启动《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紧急预案》Ⅲ级响应,在柳江支流龙江河段糯米滩电站采取降解措施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调用柳江上游的麻石、浮石、古顶、大埔4个水电站实施冲淡稀释;环保部门增加监测次数,每两小时向市民公布监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维护当地社会稳定。
柳州市政府要求,市区有地下水单位和消防部门要做好准备,随时按照需求统一调度为市民供水,同时立即在周边寻找备用水源,从洛清江等安全的河段或水库为市区水厂取水。
柳州市委书记陈刚说:“市委、市政府承诺,绝不给柳州市区的市民用上被污染的自来水,我们要做到告诉沿江的每一户、每个家庭,请他们短期内不要直接取用柳江水作为饮用水。”
针对近期部分市民担心饮用水受污染抢购瓶装水的情况,柳州市积极备足货源,要求相关部门努力保障市场桶装水、矿泉水供应,并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违法涨价行为。
柳江上游前端轻微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新华社广西柳州1月27日电(记者 韦大甘、李斌、张捷)记者27日下午从广西柳州市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了解到,受上游镉污染影响,柳江上游前端在一度出现镉浓度超标后,目前此江段镉污染已得到初步控制,27日各时段监测数据均达标。目前处置工作正在紧张开展中,柳江饮用水质保持安全。
应急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柳州市环保局局长甘景林介绍,受发生在广西河池市境内龙江的镉污染事件影响,柳江以位于龙江与融江交叉口(柳城县凤山镇)为点,下游3公里26日一度出现镉浓度超标情况,最高超出国家标准1.14倍。这一情况发生后,经紧急处置,目前情况已有所好转,根据柳州市26日22时至27日14时发布的监测数据,这个监测点镉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这表明柳江上游前端轻微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为应对柳江上游前端出现的轻微镉污染,避免影响下游饮用水安全,柳州市采取多项应急措施,尽量减少污染物浓度:一方面在上游加大降解措施;另一方面各监测点24小时密切监测,自治区及市环保部门组成专家组及时分析研究污染水源扩散浓度和速度。另外,柳州市未受污染的融江上游柳城大埔电站开闸放水稀释污染浓度,也取得一定效果。
甘景林表示,只要是自来水公司供出的水,都是达标的水;如果遇紧急情况停水,市政府将至少提前半天时间告知市民;在万一停水的情况下,市政府将全力保障在最短的时间恢复供给安全的自来水,还会通过取用地下水、外调水等方式满足市民基本的用水需求。
柳州市饮用水保护河段最上游的一个保护河段露塘断面(距离柳州市区河西水厂16公里)监测结果显示,到27日14时还没有发生污染现象,柳州的饮用水水源水质仍达到国家标准。27日14时数据显示,柳江露塘断面处镉浓度为0.0047毫克每升。
专家判断,龙江镉污染主要污染团还在广西河池宜州市境内的洛东水电站附近,当地有关部门正在全力处置。另外,柳江上游距离柳州市区60公里的龙江柳城县糯米滩电站江段监测镉浓度超标仍在5倍左右,处置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守住保障柳州市区饮水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处置现场见闻
新华社广西柳州1月27日电(记者 韦大甘 李斌 张捷)“过了这个水电站下游就是一马平川,这里是唯一一个能打‘柳江保卫战’的地方了,柳州的饮用水源安全的关键就是这里!”27日,在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的关键点、龙江河上的柳城县糯米滩电站,现场处置工作负责人、柳城县副县长汤振国指着电站大坝告诉新华社记者。
在糯米滩电站的大坝旁,身着迷彩服的武警战士来回奔忙搬运物料,身着防化服的消防队员一刻不停地向处理池投放絮凝剂,絮凝剂在处理池中溶解后通过管道源源不断输送到大坝上、流入受污染的龙江河中……
广西河池龙江河段发生重金属镉严重超标的水污染事件,直接危及下游沿岸群众饮水安全。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柳州市委、市政府发出了“打响柳江保卫战”的号召,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全力应对此次突发事件、保障这座中国西南重要城市的饮水安全。
保住柳州饮水安全,也就是保住了下游西江、珠江沿岸多座重要城市的饮水安全,责任重大。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除大年初二到市里开了一次会,汤振国一直坚守在处置现场。和他一样坚守在这保障柳州市区饮水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的,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人。
在现场,两位穿着橘黄色防护服、佩戴眼罩和口罩的消防队员刚刚结束一班“战斗”,他们的工作是向处理池里投入絮凝剂。队员陈昌龙告诉记者,他们来自柳州市消防支队河西中队,大年初三下午接到命令来接战友的班。
武警柳州支队特勤中队战士陈沛谕是“90后”,广东人。他告诉记者,大年初二晚上7点,急促的紧急集合铃声打断了他们正在举行的迎春活动,他和战友们被紧急调往糯米滩电站。“我们一个半小时就赶到这里,当天夜里把5大卡车的物料全部卸下来。”陈沛谕说,“为处置龙江的镉污染尽责,也是保护我家乡广东人民的饮水安全。”
糯米滩电站一间简陋的办公室被改造成了应急检测化验室,办公桌上摆放着各种检测仪器,来自广西来宾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黄坚锋和黄以峰正在对水样进行检测。他俩介绍,他们需要对江水的PH值、镉浓度进行实时监控,每隔1小时将检测结果上报至柳州市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指挥部。
“那些就是我们检测过的水样。”黄坚锋指着墙角摆放的几十瓶水样说,就是这些水样陪伴他度过了这个春节。黄坚锋说,今年春节自己本打算和妻子回梧州老家过年,在龙江镉污染事件发生后,他大年初一来到糯米滩电站接班,支援水质监测工作。“腊月二十九启动应急机制后,我们站所有相关人员都随时准备着。现在是24小时不间断检测分析,保持5个人在这里,其中两个做分析,8个小时一班轮岗。”
在龙年的这个春节里,无数人舍小家顾大家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柳江饮用水水源水质目前的安全。记者了解到,在柳州市区江段以上60公里处的糯米滩电站,目前镉浓度超标在5倍左右。经过全力处置,截至27日16时,位于电站下游的柳州市饮用水保护河段一直未出现镉浓度超标,目前柳州市民使用的仍是安全的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