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在阿富汗北部帕尔万省的古尔巴哈镇,一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一个水利工程项目现场指挥挖掘机施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阿富汗人民在潘杰希尔河上筑坝修渠,建成了至今仍受当地人称道的帕尔万水利灌溉工程,成功滋润了约2.5万公顷土地,将近万公顷长着骆驼刺的荒地改造成了农田和葡萄园。然而,30多年的战乱导致全长80公里的引水渠年久失修、泥沙淤积,难以继续发挥居民饮水和农业灌溉的作用。2003年,中国政府接受阿富汗政府的请求,决定修复帕尔万水利项目。目前,来自中国江西水利的施工技术组正在施工的是修复工程的第二阶段,即新建一个用于引水渠清淤排沙的沉沙池。春节期间技术组人员坚守岗位没有回中国过年。按照计划,这个引水渠排沙项目将在2012年5月完工。当地阿富汗百姓认为,中国援建的这条引水渠给他们带来了“生命之水”。 新华社记者 晏忠华 摄

1月29日,在阿富汗北部帕尔万省的古尔巴哈镇,中国工人和阿富汗工人在一个水利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新华社记者 晏忠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