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2012年的中国与世界(文化篇):雏凤清音 世界起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03日 13时02分   来源:新华社

    特稿:2012年的中国与世界(文化篇):雏凤清音 世界共舞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新华社记者李学梅)尼罗河畔逛庙会,纳斯达克庆新春;罗马市长阿莱马诺为龙“点睛”,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用中文拜年——龙年春节到来之际,浓浓的年味从中国飘向海外,让整个世界同感温暖。

    “这更像是个全球性节日,整个世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中”——加拿大《艾伯塔报》这样评论。

    挑战·迎战

    环顾当今世界,文化早已成为各国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全球经济裹足不前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更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文化产业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山姆大叔还通过好莱坞大片和快餐文化,让自己的形象在全球传播。而服装、皮具、香水、化妆品、珠宝等产业,不仅让法国在国际时尚界占据重要一席,更已成为其对外交流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与此同时,我们的邻国也没有停下文化发展的脚步:日本倾力打造“酷日本”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品牌;韩国在保护传统文化之余,将其与现代工业相结合,使得“韩流”在亚洲风行一时。

    历史无数次证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表现为文化的进步。任何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都是文化的觉醒。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要依靠文化的发达。

    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十余年来,“感知中国”活动让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民众得以零距离领略中华文化之美。同时,孔子学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到千千万万中国文化爱好者的身边。

    此外,中国国家年、中国文化年、中国语言年等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俄罗斯到西班牙,从澳大利亚到意大利,数以千计的音乐家、舞蹈家、设计师、科研工作者跨越重洋,只为赴一场文化的盛会。

    思变·求变

    历史赋予中国灿烂辉煌的文明,也留下了一道令人深思的历史课题——在新的时代,古老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实现中兴并让生命力长存?

    答案是——包容与创新。

    在近代中国饱受屈辱的时候,国人曾对民族文化的去向展开激烈讨论,面对“全盘西化”和“本位文化”的交锋,著名哲学家熊十力提出了“返本开新”的理论,即吸纳时代之精神,从传统儒学中发展出科学、民主,以解决中国当时的文化问题。

    “中西文化宜互相融和……合之两美,离则两伤”。这种吸取他国文化精髓,对传统文化进行再造的观点,不仅于当代中国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对现今之世界,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何谓创新?它是科技领域的奇思妙想,是另类商业经营模式的横空出世,也是文学、艺术和思想潮流的另辟蹊径。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与勇于创新不无关系。

    30多年前,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让中国得以摆脱贫困,而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系统谋划文化发展战略,开启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

    起舞·共舞

    从文明古国到文化强国——这一历程必是中国与世界共舞的全球旅程。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伴随着崭新旅程的缓缓开启,2012年注定将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多人至今仍对2003年到2004年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津津乐道。而在2012年,更多精彩正在世界各地轮番上演。“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表演、“亲情中华”文艺演出和“五洲同春”海外春晚,已成为海外不少城市迎春的一道文化风景。

    还记得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的特殊访客吗?两名披肩长发的盲人女孩走到主宾国中国的活字方阵前蹲了下来,用手轻轻触摸,久久不停。在她们身旁,无数慕名而来的观众流连于“纸山”“书墙”“墨滴”“活字阵”中,感受一个与欧洲文化迥异的中国空间。

    近两年来,中国图书的身影在日内瓦、开罗以及维也纳等国际书展上随处可见。今年4月,中国又将以“市场聚焦”主宾国的身份亮相伦敦书展。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以此句赞扬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的少年俊才。如今,历经风雨的中国文化正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雏凤,准备展开一段全新的旅程。

“中欧文化对话年”开幕 蔡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1日电(记者孙闻)“中欧文化对话年”1日在布鲁塞尔开幕,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安德鲁拉·瓦西利乌,丹麦文化大臣埃尔贝克,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团长利凡里尼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蔡武在致辞中说,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努力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国际环境的同时,高度重视与其他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中国同欧洲作为在国际事务中有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政治制度虽存在差异,文化上也不尽相同,但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沟通有助于消弭彼此间的误解、促进融合。近年来,中国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先后成功举办了文化年,并于2012年举办德国“中国文化年”及“中欧文化对话年”,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推动中欧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蔡武指出,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发展,文化将同政治、经济一道,成为中欧关系的三大支柱。愿通过“对话年”,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中欧人民的心中,并不断生根、发芽,为构筑中欧间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互鉴的美好未来贡献出不可替代的文化之力。 >>>详细阅读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仰光慰侨首演受欢迎

    新华社仰光2月2日电(记者张云飞)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组派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赴缅甸艺术团2日晚在缅甸仰光国家剧场举行首场新春慰侨文艺演出,精彩的演出和真挚的关怀,受到当地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

    缅甸国家剧场座无虚席,侨胞们在此欢聚一堂,洋溢着龙年春节喜庆的气氛。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政务参赞陆治、仰光省行政长官吴敏瑞以及缅华各侨团负责人、中资机构代表、外派老师、留学生与广大侨胞一起带着亲切感、故乡情观看了约两个小时的表演。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艺术团团长王杰介绍说,这次为缅甸侨胞带来的是一场极具中国各地少数民族特色的歌舞演出,由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舞蹈家们和著名歌唱家刘维维、刘秀荣等为侨胞们表演。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贾建新:让璀璨的中华文化架起德中人民友谊桥梁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在仰光慰侨首演受到热烈欢迎
· “中欧文化对话年”开幕 蔡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1日正式施行
·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 刘淇:加快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