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江苏政协委员呼吁区域立法联防联控PM2.5污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11日 16时2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2月11日电(记者王珏玢、凌军辉)PM2.5的浓度是衡量空气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江苏省政协委员江志红在此间举行的江苏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说,空气中细微颗粒超标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应促进区域立法联防联控PM2.5污染,并将防尘控尘资金纳入建筑工程预算成本,加强对PM2.5的源头治理。

    “PM2.5的污染具有区域性,即使一个地市能有效降低自身排放,却无法解决污染的外源输送和二次形成。”江志红等调查发现,相对于粒径较大的粗粒子,PM2.5在大气中停留时间更长,局地排放和形成的PM2.5也可随大气输送和扩散,因此要真正解决此类污染必须做到联防联控。

    “这就像长三角周边地区焚烧秸秆同样会影响南京的空气质量。要治理PM2.5就要促进区域立法,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合作,通过政策法规、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共同解决问题。”江志红说,当前,公众关注PM2.5的监测结果固然重要,但从源头上进行控制治理更为紧迫。

    针对PM2.5与各类工程及生活污染排放息息相关等特点,江志红建议将防尘控尘资金纳入各类建筑工程预算成本,建立施工粉尘监测制度。同时,在机动车管理上统一检测方法,分类管理环保标志并加快“黄标车”淘汰和“国四”标准燃油推广进程。

    “在城市规划里也要特别注意工业企业的布局,充分考虑大气扩散条件,预留空气通道,减少静风。同时,要严格禁止秸秆就地焚烧,并控制城市中烟花爆竹的燃放。只有加强每个污染源头的管理,才能提高空气质量。”江志红说。 

 
 
 相关链接
· 郑州第四季度将开展PM2.5值全面监测
· 北京:PM2.5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布
· 北京市开始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小时浓度数据
· 北京21日起公布PM2.5监测数据
· 陕西省就PM2.5监测前期准备工作进行调研与检查
· 科学生活:PM2.5对人体伤害到底有多大?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