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与时俱进让雷锋精神生生不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24日 21时02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2月24日电(记者王正忠、蔡敏、詹婷婷)盗伐林木被判刑六个月的张文理,在社区矫正期间,却因挺身抢救突发事故伤员被评为“中国好人”。

    在安徽农民张文理自己看来,像他这样有过瑕疵的人也能评为道德榜样,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他说,从小的教育告诉我只有像雷锋那样“完美”的人,才能得到“中国好人”的荣誉。然而,大批网友力挺他“浪子回头金不换”,“悔过自新、临危救人的事迹,真实又感人,具有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雷锋的螺丝钉精神鼓励不同时代的人们敬业爱岗,雷锋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故事成为无数人童年阅读的养料和成年之后为人处世的参照。与此同时,这些在生活中自觉与雷锋看齐的中国人,不管他们是不是达到了雷锋的精神高度,都在不同时代无意中赋予雷锋精神更多元化的新内涵。雷锋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生生不息,不仅因为这位“平凡善者”的仁爱打动着每一个人,更因为“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和实践中不断丰富。

    与时俱进让“雷锋精神”常谈常新,而每一次学习雷锋高潮后,社会风气都有所好转。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伴随而来的却是人情日益冷漠。一些人热衷于追求物质消费,却对身边发生的丑恶现象麻木不仁。有的甚至为富不仁,为一己之私肆意损害他人利益。“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让国人感叹诚信的缺失。中国社会从未如此渴望“雷锋”。

    找寻中,人们发现,其实在身边就有太多的“雷锋”。不顾个人安危,徒手接住坠楼儿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一女孩遭遇车祸被压在车底后,合力抬车的19位“最可爱农民工”;还有致力于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余竹云……这一个个人民群众推选出来的“中国好人”,谁能说不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文化建设不能成为短腿。让我们行动起来,诠释心目中的“雷锋精神”,哪怕说一句温暖的话,伸一次援助之手。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价值追求,心中和谐的精神家园就不会丧失。让我们努力挖掘中华民族的道德资源,褒奖群众身边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不断放大“好人好报”的正面效应,着力形成全社会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这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础和不竭动力。

 
 
 相关链接
· 陕西省将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建设活动
· 石家庄市雷锋小学传承“雷锋精神”教书育人纪实
· 全总:践行雷锋精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