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织就社保“安全网”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 张晓松、徐博、杨进欣)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随着社会保险法的正式实施,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建立,覆盖中国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成,为民众构筑起了一张保基本、惠民生的“安全网”。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新华网“两会调查”关注度排行榜上,“完善社保体系”这一议题长期稳居前列,网友在留言中纷纷呼吁:提高待遇、兼顾公平……
织就社保“安全网”,更要不断加以完善,这是亿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健全社保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待遇,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建法制,补短板,社保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2011年,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大事不断——
1月1日,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正式生效,进一步完善了工伤保险制度,为更好地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7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为党和政府履行“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承诺提供了法律保证;
仅用数月时间,《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办法》等13项配套法规政策先后出台,确保了社会保险法的顺利实施;
……
“这使得我国完成了社保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政策到立法的渐进过程,从此驶入法制轨道。”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
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同步启动;外国人参保工作平稳启动;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政策开始实施……
其中,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建立,尤为引人注目。
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中,城乡居民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是最重要的三项制度,近年来前两项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如今,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为标志,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近年来,一些地区对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进行了探索,但在全国范围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制度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府经济顾问赵湘平说,“如今,这一‘短板’终于补齐了。”
提待遇,还旧账,社保制度惠及亿万群众
随着法律和制度的健全,一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安全网”构筑起来。
截至去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覆盖面60%,参保人数超过3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基本实现全覆盖。
与此同时,一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近600万关闭破产国企退休人员和200多万其他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500多万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0多万“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
“俺农民以前一直是养儿防老,没想到现在也可以像城里的工人一样月月领养老金了。”山东省胶州市胶东办事处葛埠岭村67岁的李文元如今每月都能领到55元养老金,“儿女再有钱也不如自己手头有钱好,所以这个政策老百姓没有不说好的。”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社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亿万像李文元这样的普通群众享受到了实惠。
2011年,在经济面临多重压力下,各项社保待遇水平继续稳步提高:连续第7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全国月人均达到1531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财政补贴标准增加到每人每年200元。
“去年一年社保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切实维护和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
扩范围,缩差距,社保“安全网”期待进一步完善
社保“安全网”建立起来,但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普惠全民的愿景即将实现,应更加重视制度公平。
除不公平问题外,当前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较低,通胀压力下还面临“缩水”,以及跨地区转移接续不方便等问题,也影响了群众对社保制度的“打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保障从无到有的诉求总体趋于解决,但公平性诉求、便捷性诉求、可持续性诉求等开始上升,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给予妥善解决。”胡晓义说。
胡晓义表示,今年社保工作首要任务是“扩面”,以进一步织牢社保“安全网”。
按照计划,新农保和城居保将在全国推行,年内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继续以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扩大覆盖范围;年内还要研究探索建立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登记管理制度。
为“缩小差距”,国家将继续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同时加强城乡统筹。
据胡晓义介绍,今年将第8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同时将把城乡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水平提高到240元;将出台城乡低保制度、农村五保制度与新农保、城居保的衔接政策,制订新农保、城居保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大力推进居民基本医保城乡统筹,有条件的将合并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2012年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要点
2012年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以贯彻《社会保险法》和落实“十二五”规划为主线,进一步推进精确管理,做好重大改革政策实施的经办工作,全面施行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加强扩面征缴,确保各项待遇按规定发放和支付,大力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优化和创新经办管理服务流程,丰富便民利民举措,强化社保基金管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详细阅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通报2011年各项工作情况并答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介绍情况。中国网 董德 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 大家上午好。快过年了,给大家提前拜个年,过去一年大家都很辛苦,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宣传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按照每次发布会的惯例,我先简要地把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个通报,然后回答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抓住“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二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开局。 >>>详细阅读
新医改惠及亿万民众:世界性民生难题的中国答卷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吴小军 王茜 胡浩 吕诺)这是公认的一道全球性的民生难题,更是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启动三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用最短的时间编织了世界最大全民医保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从6年前的3亿人到如今的13亿人,8.32亿农民成为最大受益群体。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说:“中国现在的医疗参保人数,已经达到总人口的95%,这是一个大的飞跃,也是一个大的亮点。虽然世界各国的卫生体系都在变革,但是中国医改的步伐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