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吴晶晶)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2日通过国家验收。作为世界上性能指标最先进的三大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之一,这一项目利用卫星观测等高科技手段,监测地壳的微小运动,将为地震预测、大地测量、气象预报和地球科学研究等提供科学数据。
据介绍,陆态网络项目2007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投资52417万元人民币,由中国地震局牵头,总参测绘导航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中国气象局和教育部联合承担,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部署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行的项目。
由35位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建成了高精度、高分辨率、连续动态监测功能的多用途、开放型和数据资源共享的国家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与美国PBO和日本GEONET一同成为世界上性能指标最先进的三大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据介绍,该项目是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观测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人卫激光测距等空间技术,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建成了由260个连续观测和2000个不定期观测站点构成的、覆盖中国大陆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和自主研发数据处理系统的观测网络。
陆态网络主要用于监测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重力场形态及变化、大气圈对流层水汽含量变化及电离层离子浓度的变化,为研究地壳运动的时-空变化规律、构造变形的三维精细特征、地震短临阶段的地壳形变时-空变化特征、汛期暴雨的大尺度水汽输送模型、空间天气等科学问题提供基础资料和产品。
据了解,项目凝聚和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构建了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和科研平台,目前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和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