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海玉树3月10日电(记者 吴光于)3月10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在新建起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举行隆重的灾后中小学开学仪式,孩子们在新校园中迎来新学期。
从玉树州孤儿学校到玉树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完全小学……穿着整齐校服的孩子们手捧新课本,好奇地参观着新校舍的各个角落。
雪后的结古镇,一所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舍是最美丽夺目的建筑群。
在玉树县第三民族中学宽阔的操场上,带着女儿前来报到的下拉秀镇牧民拉加笑得合不拢嘴:“孩子在这么好的学校里上学,我们一家人都沾光。”
对于来自下拉秀镇的12岁小姑娘才文卓玛来说,新校舍的落成还意味着她能回到久别的故乡。2011年9月,刚小学毕业的她被转移到离家1000公里外的乐都县第七中学学习。“在外面的时候特别想家。”她说。
自2010年6月起,玉树州共8605名学生被陆续转移到山西、河北、四川、辽宁、山东、宁夏、天津等多个省区市异地安置就读。
根据规划,玉树教育重建项目共72项。截至2011年11月,43所中小学、18所幼儿园已经全面开工建设,19所学校已基本完工。
据玉树州委副书记文国栋介绍,目前玉树已有14所学校达到春季学期入学条件,已报到学生47957人,其中3242名系异地安置返乡学生,占总异地安置学生人数的40%。27所学校计划于2012年9月前竣工,并达到入学条件。3月15日前,玉树所有学校将全面开课。届时将有近17000名学生在新校舍中迎来新学期,占灾后重建学校在校生总数的37.8%。
为全力支持玉树灾区学校春季开学工作,解决教师不足问题,青海省教育厅协调西宁市选派了2名中小学主管教学副校长、2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在今年春季赴玉树县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工作。青海民族大学将抽调42名师范生支持玉树县开展顶岗支教工作,还将落实玉树县、称多县、州直学校教师临时编制350人,编办、人事、教育部门已联合开展招聘前期准备工作。
青海省目前已下达首批转移支付资金3000万元,优先用于保障春季学期入学学校的开办经费,同时支持解决支教教师的工资地区差价、生活补贴、交通补贴。
2010年玉树“4·14”地震后,青海省坚持民生优先,把住房、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放在突出位置。截至2011年11月,玉树灾后重建累计开工项目843个,占规划的66%,已完工项目158个;累计完成投资208.9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