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4月2日电(记者 胡苏)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4月1日揭牌运作,标志着湄洲湾港口一体化迈出关键步伐,福建省厦门港、福州港和湄洲湾港三大港口格局正式形成。
湄洲湾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部,北毗福州港,南邻厦门港,与台湾隔海相望。湄洲湾港的港口设施主要分布在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等五大海湾。以湄洲湾为代表,水路距美国旧金山5910海里、澳大利亚悉尼4500海里、新加坡1730海里、香港397海里、台中72海里、福州马尾132海里、厦门80海里。
湄洲湾港规划建港自然岸线总长182公里,其中深水港线42.9公里。至2011年底,已开发利用岸线50.8公里。全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4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4个;码头年设计吞吐能力10232万吨,其中集装箱145万标准箱。
据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局长陈宜国介绍,湄洲湾港今后将对原有各港区功能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有效分工、连片开发、错位发展。按照规划,将重点发展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湄洲湾,加快发展以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泉州湾,适度发展服务当地经济和临港工业的其他港区,逐步发展成为面向东南沿海、服务对台交流合作和中西部发展的海峡西岸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相协调的主枢纽港。
整合后的湄洲湾港已经成为福建省重点发展的三个亿吨大港之一。2011年,湄洲湾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14亿吨,占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的31%。
根据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湄洲湾港将坚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原则,重点推进相关港区和航道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20亿元;力争到2015年,港口吞吐能力、吞吐量双双突破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