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4月6日电(记者 王橙澄、李惊亚)科技实践园里,孩子们忙着给花草浇水、除草;活动室里,孩子们认真地跟着老师吟诵经典;放映室里,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着电影……这是贵州大山深处的清镇市流长乡流长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里的一幕。
随着贵州首批12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成使用,这样的课余生活,不再是城里孩子的“专利”,许多农村孩子也可以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记者从贵州省文明办了解到,“十二五”期间,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将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在贵州建成37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建设效益,贵州“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将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倾斜。
贵州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副组长连丽梅说,贵州省有1300多万未成年人,其中三分之二在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为了改善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丰富和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去年9月,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贵州省首批7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同时,贵州省财政也划拨省专项彩票公益金1000万元支持5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并匹配100万元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培训专项经费。据了解,这12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均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充分依托农村学校现有的资源,通过修缮、改造、置换、共享等办法,闲置利用、一室多用。
“但贵州有1400多个乡镇,如果保证每个乡镇有一所少年宫,还需要加大投入,也需要社会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连丽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