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4月10日电(记者陈灏)在广西、云南等地少数学生营养餐不卫生、补助资金被“套利”的当下,山东省部分中小学请家长委员会参与食堂管理、经营和监督,有效化解了各种隐患。
“学生的钱,让家长来管,学校和家长都放心。”近日,济南一中校长尹守峰告诉记者,学校将食堂招标权交给了家长委员会,从招标书的写作、投标过程到确定中标者,都由家长委员会负责,学校作为配角辅助家长委员会的工作。不仅如此,每天值班的家长委员还到食堂巡查和用餐,监督饭菜的安全与质量。
学校高二年级家长委员周文洪说:“孩子们现在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饮食很重要。以前,我们不了解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总担心他们吃不好、吃不饱。现在我们参与到食堂的管理中来,对孩子的饮食也更放心了。”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食堂管理,在山东正成为一种风气。在威海市长峰小学、枣庄市舜耕中学、滨州市吕艺中学等学校,家长委员会委员对学校的饭菜质量进行监督,从进料、加工和卫生等各个环节,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枣庄市舜耕中学家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家长委员会以“星级饭店”的标准要求餐厅,希望学生能吃饱、吃好。在青岛、菏泽等地,家长委员会对学校食堂、超市等学生生活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和价格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向学校反馈意见,要求学校及时办结并予以答复。
在有的地方形同虚设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为何在山东省能够积极参与学校食堂管理?主要原因是家长委员会建设下了真功夫。2009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在全省中小学设置学校家长委员会。为顺利推进此项工作,山东省教育厅与北京关爱家庭中心、青岛出版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项目管理研究项目组,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典型案例培训推广、学术研讨等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扎实开展。目前,山东省九成以上的中小学建立起家长委员会,广泛参与到督查教师办公、教学、学生活动、校园环境、饭菜质量等与学生健康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工作,从“旁观者”变成了“监督者”和“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