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江苏:精制文化惠民淮扬盛宴 创文化产业黄金时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4月24日 15时52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4月24日电(记者冯诚、郭奔胜、蒋芳)公共文化体系日臻完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均GDP超过9500美元的江苏在工业化快速进程中,始终将百姓需求作为文化繁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打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文化惠民工程,为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奉上一道道不仅吃饱、更能吃好的“淮扬盛宴”,并以此推动了带有浓郁江苏特色的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努力开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文化惠民,同飨城乡百姓

    先去中山陵陵寝,下来逛明孝陵,紧挨着是六朝展览馆,进入中山门,径直去南博,出来再看梅园新村、省美术馆——这条免费游路线图出自南京市民叶霄煜之手,曾在网上引起不小的反响。

    叶霄煜自称是个悠闲的“大萝卜”,哪有不花钱又好玩的景点,他脑子里有张活地图,“近几年免费场馆越来越多,地图也得及时修改!”

    他的感受没错。近年来,江苏重视文化公益惠民,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财政投入重点,人们的文化福利像建地铁、修大桥一样写入了城市规划。

    目前,全省“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率逾90%,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多个城市着力打造“15分钟文化圈”,农村打造“十里文化圈”;到2015年,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将达1200平方米。

    普及公共文化设施的根本目的是向公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零门槛”让更多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截至2011年底,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的首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是过去年平均量的3倍多。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江苏进一步提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有新突破。不仅消除设施盲点,还要实现网络、阵地和内容的三重覆盖。通过大力拓展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数字农家书屋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1000多个社区和1.7万多个行政村。

    “江苏经济领跑全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也要走率先之路。要把‘国标’当成起步标准,以尽可能高的‘省标’普惠于民。”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厅厅长章剑华说。

    精品迭出,奉上“淮扬盛宴”

    苏州滑稽剧团繁忙的演出季近日“渐入佳境”:《一二三,齐步走》刚结束在上海的半个月演出,《青春跑道》《顾家姆妈》又开始进校园、进社区。

    一个市属剧团,有3台剧目连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同时活跃在演出市场,是团长徐春宏最骄傲的。“《一二三,齐步走》4000余场,《青春跑道》1600余场,《顾家姆妈》300多场……从市场到赛场,再回到市场,我们力争用最好的作品回馈观众。”他说。

    以佳作惠民,苏州滑稽剧团是典范,也是缩影。近年来,江苏坚持多出精品和多出人才互动并进,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推出了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江苏53件作品获奖,其中金奖3件,列各省之首;2011年6月,顾芗摘得第六个“梅花大奖”;8月,毕飞宇凭长篇小说《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9月,江苏投拍的电影《辛亥革命》成为荧屏热点;岁末年初,《金陵十三钗》以近6亿元的佳绩票房夺冠……

    “精品集聚群发、叫好叫座,根本目的还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最终受益者是广大百姓。”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说。

    佳作涌动的背后,是江苏文化惠民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提升。2011年,全省共有19部影片、23部电视剧、4.8万分钟原创电视动画片获准发行;19家图书出版单位出版图书2万多种,同比增长39%。

    产业腾飞,开创“黄金时代”

    吴江盛泽镇的世纪影城是家乡镇影院,去年票房达200多万。“5个厅中就有2个3D影厅,想看最新大片,不用再跑苏州、上海。”经理计健根说。

    据统计,江苏已有影院183家、银幕946块,并且还在以每周1座影院,每10天9块银幕的速度增加,为人们高质量观影提供了极大便利。

    随着百姓文化消费步入活跃期,江苏对文化惠民的认识也上升到了新高度:高水平的文化惠民需要文化产业的活跃,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惠民。

    2011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第5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六中全会后,江苏又立下新目标——新兴文化业态比重达60%。新业态催生新的文化消费方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

    凤凰传媒集团的“文化MALL”打破传统实体书店模式,变身集书店、影院、画廊、酒吧、茶吧、培训于一身的文化消费综合体,得到读者喜爱。

    江苏有线“云媒体电视”率先上线,含高清、点播、互联网、商场等9大板块,真正实现了“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已在全省推广。

    科技加创意,撬动文化产业板块快速崛起。去年全省172个项目获得2.12亿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带动总投资722亿元,其中高科技项目逾70%。全省140多个文化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沿沪宁线新兴文化产业带等几大文化产业带初现雏形。

    江苏文化建设工程提出,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们完全有信心再创一个经济发展黄金期的同时,再创一个文化发展黄金期。”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

 
 
 相关链接
· 江苏省政府在南京召开苏南片外贸工作座谈会
· 江苏“4·22”重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14人
· 江苏省淮安市发生一起中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 汛期将至 江苏省加大对洪泽湖非法采砂打击力度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