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罗4月26日电(记者 蔺妍 何奕萍)由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开罗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以及北京大学卡布斯苏丹阿拉伯研究讲席项目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阿文明对话-语言文化国际研讨会”26日在开罗举行。
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了中阿文明交往史。他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共同主张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积极倡导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观,促进不同的文明相互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他还特别强调语言作为文明的载体在推动中阿文化、教育交流方面的作用。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文系教授阿卜杜勒·阿齐兹在研讨会上介绍了数十本译成阿拉伯语的中文书籍。他认为翻译书籍是了解一种文化的最好途径之一,特别是在当下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变革浪潮席卷阿拉伯世界的环境下,中阿文明对话尤其具有时代意义。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阿拉伯语系的教授以及埃及开罗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的教授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内容涵盖中阿交流史、中阿语言教学和动荡时期的政治进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