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的全国道德模范高校巡讲活动近期在各地开展,道德模范们走进高校,以精彩的演讲播撒道德种子,交流人生感悟,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走进高校播撒道德种子
此次活动3月9日在沈阳的东北大学启动后,道德模范们分赴西安、重庆、广州、武汉、长沙、济南、上海、南京8个高校集中的城市,展开巡回演讲。
全国道德模范董明等走进武汉大学,畅谈成长故事与心路历程。
听完报告,武汉大学学生阮雪冰、田晓彬,专职团干赵妍、彭国晖与众人分享体会与感受:“感谢巡讲活动,让我接受心灵的洗礼”;“德在心中,爱满人间”;“平凡蕴含伟大,点滴铸就辉煌”;“感谢你们,让我们温暖”。师生通过现场大屏幕用微博和短信实时发布心声。
“珞珈山是培育道德模范的一片沃土,现在正是播种季节,道德模范们今天在珞珈山播下的道德种子,将来一定会绽放出无数美丽的道德之花。”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这样勉励全校师生。
孔祥瑞等道德模范在华南理工大学报告时,真情实感触动千余名在场师生,不少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广东学子认为,道德模范是可敬可亲可学的,是身边的榜样,激发了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对道德的崇尚。
在感动中激发道德自觉
在上海理工大学有百年历史的礼堂门口,郭明义、文建明等道德模范被热情的师生“包围”了。
第一次亲眼看到郭明义,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学生龚银涵觉得“郭师傅”既朴实又有力量。听完他用东北口音讲述自己做“雷锋传人”的心得体会,龚银涵感慨道:“大爱无私不是喊口号就能做到的,而要像郭师傅那样,在平凡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谱写大爱。”
文建明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人看不出他是癌症病人,而他“永远把老百姓装在心中”的誓言,更是激起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
许振超、孙东林、李影三位道德模范走进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他们的动人事迹感染了许多人。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许振超的这句话深深打动着西安高校师生。西安交通大学大三学生叶树波说,用刻苦钻研诠释学习,用坚守岗位诠释奉献,用开拓进取诠释创新,“振超精神”值得青年学子学习。
“信义兄弟用行动坚守20年不变的承诺,为我们上了一堂有关诚信与责任的宝贵一课。”西安交大钱学森实验班学生窦竟铭说,“大学生就要以孙东林为榜样,恪守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信条。”
“80后”姑娘李影将小小公厕建成了文明窗口。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免费师范生曾希说,李影从基础做起,踏实勤奋,对工作高度负责。我们毕业后将到基层从教,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
“最美女孩”孟佩杰等道德模范走进湖南高校,向数千名师生讲述他们的人生体验。
“我常在想,一个人究竟能有多大力量,同龄人孟佩杰给了我答案。”湖南师范大学学生王萌说,“她把孝心化为令人震撼的坚定和执著,激励我们乐观面对生活,自信迎接未来。”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团委书记彭霞说,当前,全国正在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道德模范的到来,为同学们上了示范课,为他们的学雷锋行动注入了新动力。
道德价值在于实际行动
李素芝等道德模范的事迹感染了济南高校学子。
阵阵掌声响彻山东大学知新楼报告厅。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姜鹏和王真赟在台下听得认真,时而举起手机给演讲者拍照,时而埋头记录报告内容。“我们是想留个纪念。近距离接触道德模范的机会很难得,希望以后还能拿出来激励自己。”姜鹏说。
“以前会怀疑这些事迹是炒作出来的,但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时,才发现他们的朴实,才否定了自己的妄断,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崇拜、学习的心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生汪家琪说。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王茜曾到重庆荣昌支教一年,她为李素芝36年投身西藏医疗事业深深折服。“我们这一代人,十分需要道德方面的引导和培训,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直面机会感受信仰的力量。”
在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团委书记陈嘉、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陈丽华、资源环境学院辅导员刘兰英表示,将在实际工作中践行道德模范精神,乐于奉献,恪尽职守,与同学们共同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南京,王文珍等道德模范走进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千余名师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信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团委书记庄晓舒表示,王文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她的经历教会我怎样关心呵护学生。”
“在巡讲过程中我为同学们的热心和激情感动。”王文珍告诉记者,每次和大学生交流,总有热情的孩子“紧追不舍”,要求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孩子们很有爱心,我特别愿意走进学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高尚情操、道德理念正在不断传递。有学生通过网上留言,表达对道德模范的敬意:“当道德的力量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我们得到了渴望的精神慰藉,感谢有这么多的好人引领着我们的人生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