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4日电(记者 于嘉 齐洪斌)“我和老伴有4张卡,低保金、养老金和阶段性禁牧补贴全在里面,每年有1万多元,日常生活足够用了。”69岁的进城蒙古族牧民哈斯托娅说。
记者近日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县)巴拉嘎尔高勒镇的一套廉租房内。女主人哈斯托娅正与老伴米希格看电视,电视机旁摆着几盆绿植,将整洁、温馨的客厅装扮得更显生机。
“我们从牧区搬到这儿6年了,住得很舒服,用水、用电也方便,每月只交100元租金。”哈斯托娅说,“国家政策好,低保、养老和阶段性禁牧补贴,我们都享受到了。城镇花费比牧区多,但我们生活上一点儿也不愁。”
她一边细数享受到的政策和补贴,一边小心翼翼地拿出4张借记卡,一张卡上写着“惠农惠牧一卡通”,另外两张是她和老伴的养老保险卡,还有一张是老两口的“低保卡”。
哈斯托娅和米希格是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新高勒嘎查的牧民,全家承包1050亩草场,养了20多只羊和10头牛。由于年事已高,又没儿女,再加上“围封禁牧”等生态移民和惠牧政策鼓励,2006年,老两口将牲畜全部出栏,搬入城镇。
哈斯托娅说,从牧区转移进城后,除每年4000多元禁牧补贴,他们住上了43.7平方米的廉租房,每人每月享受200元低保金,并且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都能按一定比例报销。
“我们去年还自愿参加了牧区基本养老保险,现在一个人每月能拿300多元养老金。”哈斯托娅说,参保时,政府先垫付保费,然后从养老金中分年限、按比例扣除。在扣除养老保险的保费期间,他们继续享受低保政策。
此外,2011年内蒙古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哈斯托娅的阶段性禁牧补贴由4000多元提高到7000多元,养老金也有所提高。“这样算下来,我和老伴一年就能拿到1.5万元以上的保障金和补贴。”她说。
据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介绍,目前,西乌珠穆沁旗享受牧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老人有2833人,全旗93个嘎查参保牧民10682人,牧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为每月人均327.75元。2011年,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参保的贫困人员达5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