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四川广安市选派396名机关干部驻村提供贴心服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18日 18时0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5月18日电(记者侯大伟)穿西装打领带,却脚踏一双长筒水靴、身上沾着泥泞,这就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悦来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李朝胜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几天前,记者见到他时,他斜跨一个皮包站在马坝村的水田里,正组织大伙平田翻土、引渠灌水。

    李朝胜是四川省广安市选派的396名驻村干部之一。在未来的两年内,他的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身份就是马坝村的第一书记,他现在的想法是和原有的村干部一起,实实在在为村民们做几件事,其中之一就是要对村上几百亩耕地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标准进行改造,以纳入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除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驻村干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扶贫慰苦、化解矛盾。与马坝村相隔60多公里的邻水县关河乡墩子村,有一个72岁的老太太查素华,既是村上的贫困户,也是一个老上访户。

    被选派到墩子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关河乡副乡长罗伟,到村上任职报到的第一天,就去查素华的家,坐在她床前的小板凳上,认真记录她的困难和诉求。用个一个多月的时间,罗伟能解决的财务公开公示、医疗费报销、困难补助等具体事项都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历史性政策问题他也都认真做了解释。

    几天前,记者跟随罗伟再次家访查素华。一进门,老太太就指着罗伟对记者说:“有些问题我也知道他解决不了,但是我能看得出他是真心关心我反映的问题,以后有什么事我也不用去上访了,直接找他我放心。”

    广安市委组织部部长黄秀川说,农村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剧烈变革的重要阵地,农民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适应和困难,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今年初广安市向全市396个基层组织薄弱、矛盾突出的“后进村”,选派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机关干部驻村工作两年。为了能让第一书记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基层组织建设和实际工作中去,广安市组织部门还特别要求,选派的驻村干部一方面实行全脱产下派,另一方面保留原来的编制、职务、职级,其工资、奖金、福利、绩效考评等各项待遇与在职一样,正常的晋职晋级、职称评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其工作经费、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和差旅补贴也由派员部门负责,并按时拨付发放到位。

    与此同时,广安市还通过广泛的宣传报道,来增强这些驻村第一书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自豪感、满足感。

    “不把路修好,我就不离开冷家村。”邻水县龙桥乡副乡长朱丽娟自从到了不通公路的冷家村做了第一书记,就成了当地媒体报道的重点。为了能修通冷家村到乡上的4公里多路,这个40多岁的女干部像个包工头一样,一会下村勘察现场,一会到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要资金。

    “随着这条路一天天地接近现实,我也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自豪与满足。”朱丽娟说。

 
 
 相关链接
· 黑龙江农口干部田间地头帮农民"种好地""出壮苗"
· 安徽省:工商干部年检搭车收会费将一律免职
· 江西省上饶市:干部在基层“夜访攀亲”结对帮困
· 宁夏:农技干部下基层缩短技术入户"最后一公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