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18日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2011年由测绘地信局、中宣部、外交部等13部门组成的全国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协调指导小组在全国开展“问题地图”专项治理行动,共查处地图违法案件370余件,查封、收缴违法违规地图产品10万余件,地图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据介绍,在“问题地图”专项治理行动中,全国共开展地图市场执法检查840余次,查处地图违法案件370余件,检查政府类和商业类网站338个,发现存在问题的网站占总数的41%。查封、收缴违法违规地图产品共10万余件,涉及生产及销售单位160余家,涉及展示单位150余家,累计阻断用户上传标注涉密等信息15.4万次。
检查中发现,“问题地图”一是严重损害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错绘国界线,漏绘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二是违法登载或上传标注涉密或敏感地理信息;三是非法编制出版地图;四是假冒盗版地图。
据介绍,为使“问题地图”专项治理取得实效,13部门设立了“问题地图”专项治理举报电话,约谈了部分违法违规编制、出口、登载“问题地图”单位,指导各地严厉查处了一大批“问题地图”的违法违规案件,并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
据悉,今年13部门还将继续开展深化“问题地图”专项治理“铁拳行动”,加强对损害国家主权、危害国家安全等“问题地图”的查处,重点开展涉及地图的教辅、旅游、引进版等图书、地球仪和互联网地图的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