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文化创意掀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新一波“浪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21日 08时5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深圳5月21日电(记者 吴俊)“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已经历三波热潮,目前正在经历第四波。”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全在此间正在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说。赵永全说,本届文博会台湾参展团规模空前,台湾文化创意企业与大陆企业合作的意愿十分强烈,明年台湾馆还将继续扩大参展规模。

    大陆企业热衷台湾“借脑”

    当许多内地老板还在台湾的传统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中“淘宝”时,珠三角的一批文化创意人已经瞄上了风生水起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

    珠海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泽明在2009年第五届文博会上与台湾著名设计师、浩汉工业产品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龙签约,共同开展“悟空计划”:天空公司拥有“悟空”卡通形象版权,浩汉公司负责设计“悟空水壶”等衍生产品。汤泽明说,拥有“台湾基因”的“悟空”受众群体从1-6岁扩大到1-18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广泛青睐。

    近年来,随着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合作中尝到甜头。据台湾顽石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林芳吟透露,该企业目前正在与广东企业就动画片的版权代理和产品制造进行合作,通过卡通形象授权,共同合作研发生产衍生产品。

    专家指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第一波热潮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合作领域主要是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波热潮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波热潮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正在日益升温的第四波产业融合热潮,集中在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

    新产品研发着眼“大陆文化”

    本届文博会上,不少台湾参展商都说,广阔的大陆市场是他们检验产品是否成功的“试金石”。许多台湾文化创意企业都在大陆寻找代理商。

    台湾顺基国际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国安告诉记者,该公司原本是一家生产“铁道文化”周边产品的老牌企业,但公司近几年拓展大陆市场时发现,在台湾十分流行的“铁道文化”,在大陆似乎不太流行。为适应市场需求,公司于2010年底开发了一组“可爱火车”儿童益智玩具,该公司在此次文博会上展出数百款新产品,期待在大陆找到代理商。

    台湾当当贝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嘉玲告诉记者,该公司带来了一款以触屏方式和动漫内容为主的平板学习电脑,这是最新产品,尚未投放台湾市场。李嘉玲说,目前该公司已在上海、广东、成都等地设立分公司,并安排台湾营销人员在大陆进行推广。

    据赵永全介绍,今年是台湾参展团连续第四次参加深圳文博会,去年台湾81家文化创意企业参展,总成交额1860万美元。今年共有99家文化创意企业参展,参展面积达2700平方米,比4年前首次参展时增长近5倍,明年有望继续扩大展览面积。

    两岸合作还需拓展更多新模式

    赵永全说,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实施,大陆与台湾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大大加深,两岸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两岸对文化创意产业都相当重视,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事关战略地位与竞争实力的高度。台湾文化创意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需要拓展合作渠道,与大陆企业形成优势互补。

    一些台湾参展商告诉记者,目前在大陆寻找合作伙伴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创新合作的体制机制,多提供成功的合作案例以供借鉴。

    台湾创意连接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她很希望在大陆寻找代理商,但问题在于,台湾的很多动漫人物并不为大陆所熟知,该公司希望能与大陆的动漫公司合作,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合作途径。

    有专家建议,大陆和台湾可通过设立基金等形式,集合两地创意人才共同研发,辅导厂商建立产业链,促进两地文化创意经济共同发展。

 
 
 相关链接
· 台湾湖北周落幕 王国生以茶喻两岸"两叶一心"
· 商务部:今年一季度两岸贸易额达351.2亿美元
· 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例会达多项共识成果丰硕
· 台办就两岸金融领域交流合作、赴台个人游等答问
· 两岸机构签署环保合作备忘录 推动民间环保交流
· 两岸经合会第三次例会定于4月26日在台湾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