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实验实现高性能量子存储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23日 16时2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5月23日电(记者 徐海涛)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等人与德国科研人员合作,日前在全球首次实验实现了具有高读出效率、长存储寿命的高性能量子存储器,在新一代量子计算研究中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计算被认为可能是全球下一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但在量子存储器这一关键器件的既往研究中,存储寿命和读出效率两个主要性能指标一直无法实现同步提升。存储寿命如提升至毫秒量级,读出效率仅有20%左右;如读出效率提升至70%,存储寿命又仅有几百纳秒到几微秒。这种仅具备单一较好性能指标的量子存储器不能满足量子计算的应用需求。

    中科大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包小辉、赵博等与德国科研人员合作,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与艰苦努力,将光腔四重共振的技术难题简化为双重共振,在近期同步实现了量子存储器3.2毫秒的存储寿命及73%的读出效率,成功达到目前全球量子存储研究的最佳性能指标。

    该成果于5月2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被评价为“开启了利用多原子系统研究复杂量子信息方案的大门”。

 
 
 相关链接
· 山东省加强与中科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方面合作
·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研究上再次创造世界纪录
· “基于光场量子态的量子信息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 科学生活:量子政务网能“网”住多少安全
· 中国科技大学在芜湖建成首个量子政务网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