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最大"海底草原"面积缩减 生态稳定受威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02日 15时1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海口6月2日电(记者周正平)围填海、养殖污染、陆源排污等人类不当活动,导致海南岛周边海域海草生长环境恶化、空间减少。目前,我国最大的“海底草原”面积不断缩减,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受到威胁。

    海南岛拥有众多的泻湖、港湾、河口,加上热带气候条件,为海草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越自然环境,是我国海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然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最近完成的“海南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显示,曾广泛分布在海南岛周边海域的海草床,目前面积已下降到5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高隆湾、龙湾港、新村港、黎安港等海南岛东部海域,而海南岛西部海域海草床大片死亡,现仅有小面积斑块状分布。

    为抢救保护海草资源,海南省已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建立我国首个以海草床为保护对象的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区海域面积2320公顷。在全球环境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助下,今明两年,保护区将人工栽培海草苗、异枝麒麟菜,养殖滤食性的贝类、海绵、珊瑚,以净化水质,并发展观光旅游,形成社会广泛参与,海草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海草资源保护模式。

    据介绍,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能起到保持海床稳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机营养盐、净化水体等作用,是众多海洋生物理想的栖息和繁殖地,具有较高的生态及经济价值。

 
 
 相关链接
· 海南推进海洋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构建生态屏障
· 海洋局局长刘赐贵:管好海域资源 构建生态文明
· 我国2012年将加快推进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 刘赐贵: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局下发"关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意见"
· 中海油就申请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答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