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特邀监督员赴黑龙江调研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
新华社哈尔滨6月9日电(记者李建平)6月4日至9日,公安部特邀监督员调研组一行9人,行程2000多公里,深入牡丹江、绥芬河、大兴安岭等地的边防检查站、边防派出所,调研了解黑龙江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情况。
据介绍,黑龙江省公安边防部队官兵们常年驻守在20个国家一类口岸和2980公里的中俄边境线上,执法环境复杂,执勤任务繁重,生活条件艰苦。
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县被称为“高寒禁区”,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50℃,常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4℃。公安部特邀监督员们在漠河县北极边防派出所了解到边防官兵在这样极寒的条件下,创造出在173公里边防线和2380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内14年无刑事案件的佳绩后,被全所官兵这种“北极精神”深深感动。
据了解,在6天时间里,公安部特邀监督员调研组走访了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唯一综合性警犬训练基地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百年口岸”绥芬河边防检查站,中国最北警务室洛古河夫妻警务室等地,对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黑龙江省委副主委李文志说,作为边境大省的重要执法力量,黑龙江边防总队810名现役民警兼任所在地行政村副书记或社区副主任职务,能够充分发挥“平安建设的督导员”“群众致富的领航员”“组织建设的指导员”“乡村文明的宣传员”“扶贫解困的传递员”五大作用,关注社会民生、回应群众期待、巩固基层政权,对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起到重要作用。
公安部纪委监察局副局长赵水芳介绍说,公安部此次组织特邀监督员深入边境地区调研,主要目的是发挥特邀监督员在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进步中的参谋、监督和桥梁纽带作用,让全社会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掌握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执勤和工作生活状态,及时了解社会对公安工作的反应,认真研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通过行之有效的调研指导工作,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