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里约热内卢6月22日电(记者 叶书宏 梁希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中国筹委会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22日说,本次大会最终达成的成果文件,内容全面、基调积极、总体平衡,反映了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关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22日顺利闭幕,大会通过题为《我们憧憬的未来》的成果文件。杜鹰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这份文件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合作精神,展示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对确立全球可持续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杜鹰在评述会议具体成果时说,最终文件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使国际发展合作指导原则免受侵蚀,维护了国际发展合作的基础和框架;大会决定启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就加强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发出重要和积极信号,为制定2015年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指导。
杜鹰指出,大会取得的积极成果还包括,肯定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鼓励各国根据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实施绿色经济政策;大会决定建立高级别政治论坛,取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加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职能,这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机制在联合国系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杜鹰表示,会议最终文件还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要求发达国家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
他强调,温家宝总理亲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本次会议,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的大会发言集中表达了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意愿和决心,全面阐述了中方就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和主张,彰显了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欢迎和赞赏。
杜鹰表示,大会取得成功来之不易。自大会筹备开始,一年半以来,中方一直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参与大会进程,全面、深入参与有关讨论和文件磋商,特别是在大会成果文件的最后磋商中,中国代表团为推动各方求同存异,弥合分歧,推动谈判尽早达成共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6月20日至22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约13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就20年来国际可持续发展各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差距进行了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