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深化“走转改”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28日 21时34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 刘奕湛)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深化‘走转改’理论与实践研讨会”28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 ,经过十个月的丰富实践,“走转改”报道激起社会巨大反响,引来群众交口称誉。 通过“走转改”,新闻传媒界对自身行业的规律性认识已经有了更高层次的理性提升。

    28日,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就“走转改”精神、“走转改”的现实意义及新闻业务创新、“走转改”对新闻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启示、“走转改”长效机制等论题进行了理论阐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说,搞好“走转改”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需要。哲学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获得途径只有两个,一个是书本,一个是实践。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何东平在介绍光明日报“走转改”情况时说,光明日报在“走转改”活动期间的做法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以“走转改”精神大力发扬、倾情宣传重大典型、平民英雄和时代楷模。二是以“走转改”思路做深、做实、做细、做活主题宣传活动。三是以“走转改”眼光引领各领域新闻报道向深度广度拓展,让“走转改”精神渗透到新闻报道的全领域。四是大力加强“走转改”理论的研讨和宣传,为“走转改”活动提出坚实及时的理论支持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认为,“走转改”活动自去年8月发动和开展以来,激起了社会巨大反响,引来人们交口称誉。十个月的丰富实践,锤炼成为了理性阶段的“走转改”精神。发扬“走转改”精神,就是要带着问题走访基层,带着问题观察基层,带着问题修正作风,带着问题改变文风。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君超建议,进一步利用“走转改”进行新闻产品创新,就要通过实质性改版,推动主流媒体新闻业务变革;通过开辟特色专栏、专版,推动“贴近性”新闻文体的变革;鼓励评论工作者深入基层,使每篇评论都能“击中社会上绷得最近的那根弦”;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实践中把握新闻传播规律。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提出,要实现“走转改”的常态化,首先要进行理论建设,其次要把它转变成一种制度性安排;最后要把自上而下的推进与自下而上的自主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倪宁认为,“走转改”对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养的启示有三:一要引导新闻专业的学生重视实地调查和对一手原始资料的把握;二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三要注重对学生的新闻从业基本准则的教育。为此,新闻教育要坚持学与用的“无缝对接”。

 
 
 相关链接
· 河北:进一步把社科理论界"走转改"活动引向深入
· 记“走转改”巡回报告团成员“援梦西海固”活动
· 中央网媒"走转改"南水北调河南行主题采访启动
· 军队新闻单位“走转改”活动宣讲会16日在京举行
· 人民日报社“走转改”活动研讨会31日在京举行
· 新闻界委员热议"走转改" 确保活动常态化机制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