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高温劳动保护要做细做实 真正撑起高温“遮阳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05日 17时5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 姜琳)随着盛夏第一波热浪袭来,许多地方近日都陷入高温晴热天气,炎炎烈日下的劳动者令人牵挂。此时,由国家安监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如期而至,明确规定了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以及相关补贴,为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带来了清凉。

    较之“旧版”《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新办法亮点频出,例如对“高温天气”的界定作了具体规范、强调“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明确中暑诊断为职业病的可享工伤等。凡此种种,是对劳动者更为细致的关怀,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温津贴落实难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就业竞争的激烈、话语权的缺失,使得许多劳动者为守住“饭碗”而忍气吞声,高温津贴“看得见、摸不着”在许多单位屡见不鲜。现在,国家以立法形式加强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就是要解决类似问题。但要真正为劳动者撑起高温中的“遮阳伞”,还必须将政策落实工作做细做实。

    政策要落实,首要在较真。地方政府当务之急是抓紧制订《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配套细则,特别是根据各地的薪酬水平,明确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针对一些单位拒不发放津贴的行为,要制定具体的处罚办法,提高违法成本。建立起一整套资金发放、监督宣传、投诉追查、查处整改的刚性制度,劳动者权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避免高温津贴成“空头支票”,还应多一些细致的人文关怀。眼下,许多地区仍在持续炎热,酷暑天气刚刚开始。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发布高温天气预警,提醒企业及时调整户外作业时间安排。劳动监察部门不妨转换思路主动作为,多到街头、工地、车间走访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政策的清凉真正落到高温下的劳动者身上。

 
 
 相关链接
· 甘肃省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宣传活动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宣传月在京启动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
· 新华社受权发布《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